中大重返南极科考国家“战队” 副教授韩博、博士后张功于近日到达南极中山站附近海域开展作业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林霞虹通讯员赵现廷)日前,中山大学与中国第37次南极科考队互致元旦贺电,中大副教授韩博、博士后张功搭乘“雪龙2”极地科考破冰船,于近日到达南极中山站附近海域开展作业。这是自2000年后,中山大学首次参加南极科考,标志着中山大学重返南极科考国家“战队”。
中大参与开展大气、海冰和海洋的综合观测实验
中国第37次南极科考队给中山大学的贺电中表示,目前考察队已顺利完成无接触外港补给、穿越“魔鬼西风带”、冰区航行等任务,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山大学的关心、支持和大力帮助。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杨清华曾两次赴南极参加越冬科考,他向记者介绍,在本次科考中,中大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等兄弟单位开展了紧密合作,所承担和参与的科考内容主要包括船载海洋/海冰-大气通量观测、大气探空协同观测、多手段海冰厚度和分布观测、多手段物理海洋观测等。
除了参与南极科考,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还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极地环境研究预报室(简称“极地室”)紧密合作。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董文杰介绍,“我们每天向极地室提供中大地球系统模式的大气和海洋数值预报试验产品,供本次南极科考预报保障参考使用。”他认为,借助本次科考,中山大学参与开展大气、海冰和海洋的综合观测实验,获取宝贵的极地现场观测数据,有助于探索发展极地相关观测技术,培养极地科考专业人才。
近年来,中山大学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学术前沿,推进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三大建设”,提出“聚焦中国南海,经略深海大洋”的大海洋学科发展的战略布局,在珠海校区重点布局大海洋学科群,牵头共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共建全球变化天基观测系统联合研究中心,成立极地研究中心。2020年8月28日,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下水,预计2021年上半年交付使用,并在积极推进极地科考破冰船建设。此外,中山大学与武汉大学共同完成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0年度报告》之南极冰盖变化篇于去年11月27日由国家科技部向全球公开发布,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影响。在极地学科建设方面,中山大学开设了全国首个冰冻圈科学系,将极地学科发展向前推进一步。
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于去年11月10日从上海起航,本次考察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和确保重大装备和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科学调查工作,执行南极中山站、长城站越冬人员轮换及物资补给等任务。
据介绍,目前考察队正在有序开展中山站补给和人员轮换工作。考察队将按计划开展下一阶段的海洋科考调查。
新闻推荐
为中山争取央行低成本资金逾57亿元 中山金融系统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努力获市领导肯定
本报讯(记者付陈陈通讯员卢均)昨日,副市长叶红光带队走访了市金融管理部门及部分金融机构,详细了解2020年金融支持中山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