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疗扶贫永善县,打通群众看病“最后一公里” 改善了就医环境搭建了急救通道

中山日报 2020-12-23 07:03

永善县的急救网络已经启动。日前,记者了解到,中山医疗扶贫云南昭通市永善县做了一系列好事、实事,中山市筹集健康扶贫财政资金,为永善县建设了47个村卫生室、1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推动县人民医院康复中心建设。强化急诊急救能力提升,协调建成云南首家覆盖乡镇的院前急救体系。使当地群众就医环境极大改变,打通群众看病“最后一公里”。

文/本报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李永昌 梁芳

图/受访者提供

中山投入600多万元

建住院楼投入使用

“现在好了,到处都宽敞明亮、干干净净的,来看病不再拥挤了,设施设备也都是崭新的,有大医院的感觉!”今年以来,云南昭通市永善县莲峰镇中心卫生院焕然一新,不少前来看病的群众都夸赞就医环境改善了,看病更方便了。

莲峰镇曾是昭通市永善县城驻地,下辖14个村(社区),有户籍人口11090户4050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5236户22470人。“之前我们的业务用房只有900余平方米,科室设置不健全,特别拥挤,病床只有30张,一到冬天,就必须在过道上加床为群众输液。”当地中心卫生院院长张涛回顾起过去的艰苦条件这样说。

据了解,为帮助当地群众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永善县共投入683万元资金,其中中山市投入640万元,建设了莲峰镇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共4层,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2270多平方米,包含了标准的住院病房、手术室、产科、儿童、辅助科室等。

据悉,项目去年5月开工建设,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使当地医疗条件得到改善。现在该卫生院的科室齐全,有85张病床,群众的就医条件和医生的工作条件都有明显改善。

莲峰镇中心卫生院只是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自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展以来,广东省中山市小榄组团和云南昭通永善县坚持“中山小榄组团所能、永善所需”的原则,聚焦医疗保障,在医疗扶贫上开展了人才、技术、项目、管理等多层次、全方位紧密合作,改善基础设施,补齐医疗短板,强化医疗装备。通过东西携手,永善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全部达到脱贫出列基本标准,解决了群众就近看病“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建立120急救体系打通生命“最后一公里”

今年6月,在永善县120急救体系启动仪式上,中山医疗扶贫献爱心送温暖,组织当地专家到永善县开展大型义诊活动3期,向永善县捐赠急救小推车48台,医用手摇床6张,急救工作服508套,现金150万元。中山市支医专家戴建明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戴建明曾在永善县中医医院挂职,永善县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最早由他提出并构思。刚到永善县时,通过对永善县15个乡(镇)卫生院及3家县级公立医院进行调研,戴建明发现该县院前急救能力不足,救护车从县城出发到各乡(镇),最短的也要近1个小时,最长的需要8个小时。戴建明结合永善县实际提出了建立院前急救体系构思,他知道这一体系对永善县发展及服务群众的重要性,为全面高效服务于院前危、急、重患者的应急救治,获取最佳抢救时间,打通患者生命“最后一公里”,他为此积极多方奔走。

为进一步提高县域内急诊急救能力,更好地为广大危急重症患者打通急救通道,争取最佳抢救时间,永善县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契机,在广东省第六扶贫协作工作组、中山市小榄组团镇区东升镇、广东省东升镇熊猫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和中山市东升医院鼎力支持下,投入190万余元建设资金,其中中山市捐赠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100万元,在云南省率先建成县域内整体“120”院前急救体系,目前已投入运行。

戴建明介绍,这是云南省第一个以县“120”为急救中心,向永善县各乡(镇)急救网点覆盖的院前急救网络体系,同时与昭通市、昆明市、四川宜宾市急救体系联网。永善县院前急救体系以县“120”急救中心为核心,成立县“120”指挥调度中心,在全县15个乡(镇)及县级医疗机构分设18个急救站。所有急救站纳入“120”急救中心统一管理、统一调度,29辆急救车统一标识、统一安装GPS定位、视频、音频车载终端,18个急救站统一建设、人员统一培训、统一着装、统一调度,形成县域内覆盖乡(镇)的急救网络体系。现在,一条急救生命的“绿色通道”已经在当地搭建起来。

急救平台搭建起来了,急救技术怎么办?据了解,广东中山市组成医疗专家组对永善县“120”院前急救体系的所有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进一步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的医疗急救水平,全力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搭建急救平台,培训急救人才只是一个方面。据了解,中山医疗扶贫永善县强化技术带动,搭建人才培养的智慧桥,先后选派了10位专家能人、学科带头人到永善县挂职,55名短期支援医生开展诊疗活动。永善县累计选派医务骨干8批、168人到中山开展轮训,补齐了永善县人才技术短板弱项。中山医疗扶贫补齐永善县外科、妇产科、急诊科、神经外科等专科建设上的短板弱项,实现了结肠病、直肠病、腹腔镜、宫腔镜、腰椎孔镜、眼科、子宫切除、开颅手术等手术“零”的突破,以“传帮带”的形式着力打造一批“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新闻推荐

中山市知识产权保护平台上线

本报讯(记者徐世球通讯员钟世坚)创新是第一动力,而专利等知识产权则是衡量一家企业创新的重要指标。中山市知识产权保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