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花世界”里蝶变于“引吭高歌”中升华 中山不断深化社区教育,丰富市民精神生活,提升文化素养

中山日报 2020-12-23 06:44

曹艳群在研究插花艺术。民生社区的曲艺爱好者在排练。6年前,时任深圳某设计院景观技术总监的曹艳群放弃了高薪工作,来到中山担任中山开放大学社区教育花艺老师,带领中山市民利用花草扮靓生活。与她同期聘任的,还有260多位社区教育智库导师,大家抱着教学相长的信念倾囊相授,在照亮他人精神世界的同时,也收获了更加充实的人生。

自2012年开始探索社区教育以来,中山开放大学大力拓展与镇街、企业的合作,先后与黄圃镇、石岐街道、民众镇等开办6所社区学院,积极探索开展社区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模式,开设花艺、茶艺、柔力球、长者合唱班、摄影技巧班、综合绘画班等110多门公益课程,为提升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新老中山人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每年约有数千位市民通过这些公益课堂,提升文化素养,找到精神的寄托。

文/本报记者 付陈陈

图/本报记者 王云

王新:

快乐歌唱,快乐人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已成为社会力量中一支不容忽视的队伍。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老年人更注重追求精神上的愉悦。中山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开办的长者合唱班正是在这一形式下应运而生的。

今年40多岁的王新,任教长者合唱班已经6年,为近1500位长者提供了指导服务。鉴于老年人理解能力衰退的特点,他在教学中融入了很多寓教于乐的方式。比如在训练深呼吸时,他会形象地用“猪八戒打呼噜”来描述腹部呼吸法,从而拉近与学员的距离,引导学员主动学习。

合唱班学员中,年龄最小的50岁,年龄最大的82岁,很多人连续参加了两期,甚至每一期都不落下。有些长者要提前2个小时出门,换乘3次公交车来到学校上课,但学习的热情丝毫不减。还有一些来自新疆、哈尔滨、海南、云南的长者,他们前来中山探望孩子,听说开大有长者合唱班的课程,便在朋友的带领下过来做旁听生,往往本期课程还没有结束,就已经迫不及待预约下一期的报名了。

让王新印象尤为深刻的学员,是其中一位蒋阿姨。“她来参加合唱班,是因为早些年离开人世的女儿,女儿生前最喜欢听妈妈唱歌,喜欢看到妈妈开心。所以她带着女儿的心愿过来连续参加了好几期的合唱班。”王新说,看到蒋阿姨通过唱歌圆了女儿的心愿、找到了精神寄托,他也为之感动。

在多年的合唱教学中,王新亲眼见证了合唱为长者生活带来的诸多变化,最直观的是,在合唱班里,每个老年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伙伴,大家的消极情绪在唱歌中得到了很好的宣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养也得到了改善和提升,有效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曹艳群: 因花结缘,遇见美好

2015年,曹艳群从深圳移居中山,作为一名传播花草之美的使者,在6年的教学过程中,她深刻体会到花草艺术对于市民的真正意义。

“花草很美,很吸引人,但真正打动她们的,却是玩弄花草时的那个自己。”曹艳群说,她第一次感受到花草对于女人内心的改变,是2016年的春季课程。当时有一位即将退休的女士,起初并没有什么特别,后来才慢慢发现她的变化,比如每次来上课她都会特意打扮,妆容越来越精致,有时候还会搭配上漂亮的丝巾和帽子。在后来的课程中,她发现大部分的学员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改变着,到了最后一堂课,整个人的气质和精神状态都与第一堂课时完全不同。

让曹艳群感受最强烈的一次,是一位4岁男孩的妈妈。“平时她为了照顾孩子,连头发都没空洗,面对孩子的撒泼经常表现得烦躁不堪,那天看着她安静地抱着自己的花艺作品,裙角被风吹起,那个画面说不出的动人,仿佛又回到了少女时代,无忧无虑!”曹艳群说,那是一位普通妈妈的美,一种令人感动的美。虽然生活琐碎,但当我们留出一点点时间来与自己独处,释放自己的压力,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

与花草打交道多年,曹艳群发现,鲜花已从送礼的象征成为了生活中的日常,很多男士也开始为之着迷。她认为,这正是物质生活水平提升后,人们向往更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表现。“感恩花艺课程让我认识了这么多可爱而美丽的灵魂,在与学员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也收获良多。虽然薪水远不如从前,但这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却是千金难换,我会继续努力,让这份美好的事业延续。”曹艳群说。

钟惠娣:再学习再出发,做生活的有心人

能再次进入课堂学习,是30岁的钟惠娣毕业后最大的心愿。2014年,钟惠娣从梅州老家来到中山定居,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了开放大学的摄影课程,出于兴趣,她马上报了名。第一堂课上,浓厚的学习氛围,燃起了她对知识的渴望,老师幽默风趣、形象生动的讲课方式也进一步激发了她对摄影的向往与了解。

“小时候,我觉得摄影就是随便按下快门,然后就可以拍出来一张照片,上了摄影课之后我才知道,原来这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每一张好的摄影作品,都是摄影作者的全部心血。”钟惠娣感叹,到开放大学上课以来,她除了掌握到了专业的摄影技巧,如拍摄角度、裁剪、调色等,还认识了各种年龄层的朋友,眼界也变得更加开阔。

钟惠娣介绍,她的同学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0多岁,最大的50多岁,每个人的作品所呈现出来的风格和意境都各有特色。“比如年长的朋友,拍摄出来的照片就比较有深意,诗画气息浓厚,年轻人则更注重色彩,颜色比较鲜艳。”钟惠娣说,通过大家的作品,自己的审美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与摄友们的交流中,精神世界也得到了极大的充实。

钟惠娣说,她特别喜欢这样的学习氛围,也非常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明年她还会继续报名参加相关的课程,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刘曙芸:

继续探索社区教育

做市民精神文化的“充电宝”

中山开放大学社区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刘曙芸介绍,目前,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包括课程、讲座、活动三大板块,分别以公益课程、职工修身学堂、走读乡土文化活动为代表。有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开放大学共举办“职工修身学堂”讲座430场,服务81000多人次;社区教育和老年大学共完成63门课程教学,报名参加学习的达5100多人次。

负责社区教育9年以来,刘曙芸见证了无数市民通过各类公益课程找到人生的新起点,对幸福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和向往:“这位综合绘画手工艺班的老人家柯鸿,是从香港退休后来到中山养老的,他每次来上课都很开心;长者智能手机实操基础班的郑志航也是退休后来学习的,他给我们的课程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我们也进行了采纳以及改进;还有很多老人家以前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现在已经会用抖音录制视频参加我们举办的线上歌唱比赛了……”

说起学员们的故事,刘曙芸如数家珍。她介绍,虽然今年受疫情影响,绝大多数的课程都改成了线上班,但大家的报名热情有增无减,很多课程一经推出就被“秒杀”。她深切感受到,近些年来,市民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热情正逐年增加,但由于资源有限,时常出现报名人数超出预计名额数倍的现象。对此,校方也表示很无奈。

刘曙芸介绍,2021年学校计划开设20个课程班,200多场职工修身学堂公益讲座,结合市民的需求继续提供优质的“充电服务”。学校创新社区教育项目“中山市长者智能生活学堂”也正申请“中山市2021年十大民生实事”,如能申请落实,将能更好服务中山老龄化问题解决。

新闻推荐

从停摆到重启,化两难为两全,2020中山“抗疫长卷”非比寻常 中流砥柱筑起坚强堡垒凡人微光照亮胜利之路

12月21日,全市抗疫表彰大会举行,受表彰人员上台领奖。本报记者夏升权摄2月1日,中山港码头,一家人准备进站时,工作人员在安检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