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领发展 “高新”成为引擎 中山市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推动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加快构建重大科创平台,走出高质量小康之路
时光回到30年前,中山火炬开发区现在所处之地还是滩涂与农田、蕉林、农舍、村庄。1990年,国家科技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山市人民政府在这片中山东部区域共同创办全国首批带“火炬”字的国家级高新区,从此中山开启了创新引领发展的新篇章。30年后的今天,这里已汇聚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企业300多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近20家。昔日的东部小镇,变成了具有国际化气息的科技创新之城。
统筹/本报记者 查九星 文/本报记者 谭华健
昔日“乡下”
今成科创高地
1990年3月,国家科委、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山市人民政府三方签署共同创办中山火炬高新区的协议。
次年3月,国务院批准中山火炬开发区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并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全国首批27个国家级高新区中,中山火炬区有两个“特别之处”:一是带有“火炬”的高新区当时全国只有4家,即中山、威海、厦门、海口;二是在全国首批27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中山是当时仅有的两个地级市之一。
为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行政效率,1993年1月,张家边区、中山港区、火炬开发区实行三区合并,定名为中山港区,同时合并履行原有各区职能。1995年1月,中山港区改称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名称、体制一直沿用至今。三区合并之后,随着高新技术科研成果和外商、外资不断进入,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的汇聚,火炬区以其独有的高速度、高效益,在“科技兴工、科技兴市”的发展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今年8月13日,中山火炬区举行建区30周年高质量发展研讨会。30年来,火炬区的光电产业、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飞速发展,国家健康产业基地、中国电子(中山)基地等一批“国字号”产业集群成立,孕育了珠江西岸上的创新型产业集聚区,跻身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要努力把火炬开发区打造成“创新发展的主引擎”“重振中山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的先行示范区”“一流国家级高新区”。
科技引领高质量生活
从“小五金”到“大风机”,从“一把锁”“一盏灯”到智能家居,从“防制药”到“创新药”……在火炬区创新引领下,中山不仅集聚了蒂森·克虏伯、佳能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还培育了明阳智能、康方生物、联合光电、通宇通讯、木林森、迈雷特等一大批优秀的民营科技型企业,这些企业研发生产的产品正为高质量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日前,“2020年CGMA小模数齿轮技术研讨会”在中山市召开。开幕式上,中山迈雷特数控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守金等四位在小模数齿轮行业科学技术进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获“突出贡献奖”。
迈雷特不仅自主生产硬件,而且研发出工业安卓智控系统,为工作母机装上“大脑”,其自主创新产品顺应了智能制造的趋势,因而备受市场青睐。目前迈雷特研发生产的机床产品已远销欧美等30多个发达国家,并广泛应用在军工、航空航天、发动机喷油嘴、曲轴、气门、轮胎模具及部分军工装备等关键领域,已成为广东省(小模数齿轮领域)的领军企业。
近年来,在智能制造发展中,小模数齿轮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智能机器人、手机加工、家电等产业,小模数齿轮功不可或缺。林守金表示,在智能时代,小模数齿轮行业通过协同创新,力争实现中国齿轮从“跟随”到“领跑”的改变。
类似上述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正在中山市不断集聚。数据统计,中山市现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62家,总量位居全省第5位;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成绩斐然,连续5年参赛企业数、获奖数居广东赛区第二;市级以上科技孵化载体72家,初步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科技与金融融合快速发展,拥有科技银行12家;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共引进省级创新创业科研团队5个、市级38个。近年来,中山市大力引进和推动科技成果来中山落地转化,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加快科技创新
重大载体建设
日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签约落户中山市。近年来,中山市加大力度吸引了一批“国字号”创新平台,通过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山市正抢抓“双区驱动”战略机遇,奋力实现省委赋予中山“三个定位”,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向前推进。科技创新重大载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引进中物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共建光子科学中心、中科院理化所共建先进低温研究院、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共建新药创制国家实验室中山基地等一批重大平台。
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赢得未来的关键。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以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为主攻方向,做强创新链、赋能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形成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奋力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在加快完善全链条创新体系方面,要以参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牵引,积极对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大力实施创新驱动“224”工程,加快中山科技创新园和翠亨科学城建设,推动光子科学中心、低温技术研究院落地动工,争取更多重大科学基础设施落户中山,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未来,中山市将举全市之力打造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岐江新城“三核鼎立”发展平台,到2024年将打造1个5000亿家居产业集群、1个3000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1个2000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1个1000亿健康医药产业集群;同时聚焦创新驱动,到2024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将超过4000家。
新闻推荐
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首次在中山市设立赛区 智能机器人在中山点燃“战火”
本报讯(记者晏飞文波通讯员钟嘉妍武秋凤)12月3日—5日,2020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智能机器人全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