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论机遇与挑战 探寻高质量发展路径 中山市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观点撷英

中山日报 2020-12-03 08:40

在昨日召开的中山市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六位重量级的专家学者为中山市“十四五”规划编制把脉开方,从国际国内形势、区域发展、产业布局、城乡规划、社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本报撷取专家发言中的一些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文/本报记者 王欣琳 郭锦润 图/本报记者 夏升权

陈宣庆中山发展面临的优势与挑战

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原副司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委员陈宣庆表示,放眼“十四五”期间中山的发展机遇,第一是深中通道的建设运营和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的构建,其次是科技创新引领大湾区经济深度调整,三是大湾区空间格局创新,四是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

同时,中山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自身发展基础和外部条件变化。从自身看,中山市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比较大,但中心城区实力相对比较弱,未能形成一个辐射带动力强的区域核心增长点。同时,国土空间开发强度过大,建设用地低效扩张,土地资源利用率不均匀。此外,中山对于独特的岭南景象和特色文化等优质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远远不够,城市建设的品质对游客以及高端人才缺乏吸引力。从外部分析,中山的城市发展水平处于大湾区城市的第三梯队,接受中心城市辐射的优势并不明显。

关于“十四五”期间中山发展定位的思考,可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广东“一核一带一区”战略、特色产业产品平台在特定领域、特定范围内的功能作用三个层面加以考虑。一是成为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支撑点;二是成为沿海经济带的枢纽城市;三是打造湾区区域合作和创新发展的增长极;四是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五是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精品城市。

结合发展实际,建议中山一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创新合作模式,在更高水平上谋划推动与深圳香港发展对接,主动吸引高端资源要素。二要加强与广州在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等方面的全面对接,协同打造高端制造业基地和技术创新中心。三要着力打造重大发展平台,培育引领中山创新发展的核心生产力。四要谋划重大项目,编制一批重点规划。五要注重政策创新,争取得到国家级、省级政策支持。

常修泽近期保主体,“十四五”抓布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常修泽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环境变化对经济活动带来巨大冲击,一些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遇到的困难不可低估。中山有42万市场主体,如何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眼下尤为急迫。要出台和落实好一系列纾困惠企政策,支持市场主体摆脱困境,在此基础上注重激发活力,帮助广大市场主体实现更大发展。这就需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让“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协调运作、形成合力。

关于中山“十四五”时期工作的几个建议:一是主动对接深圳西协战略,利用深中通道建设竣工的有利契机,更好地加强与深圳的融合互动发展。可以借鉴哈尔滨“深哈产业园”模式,打造深中科技产业园,既可作为深圳发展的后备地,又能为中山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改革发展经验提供样板。

二是以人本要素的产权创新为重点,推进中山改革和体制创新。当前中央着力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在七大要素中,土地、资本、数据是物本要素,知识、技术、劳动力、管理是人本要素。中山物本要素不占优势,但人本要素突出。建议争取相关试点,打造“身价系统”,让人本要素产权价值显性化、实用化。比如小微企业缺乏授信抵押资源的时候,可用人力资本到银行做抵押。另外,对于在公家单位的技术人员,对其职务发明成果可以作产权分割,奖励一部分给个人和研究团队。这些措施有利于用好中山丰富的科研资源,激发企业家和科技人的活力,让他们放开手脚创造财富。

三是在参与大湾区建设中,考虑南向发展,做好与澳门的互动文章。可参考泰国湄公学院、新西兰东盟学院等办学模式,争取与澳门的大学合作,探索创办中葡学院,以此为纽带,广泛拓展利用葡语系和西语系国家的资源。

四是以制度型开放为牵引,创建国家级的中外文明交融试验区。当前我国正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由商品和要素的开放提升到制度型开放,实质是中外文明的交融交汇。中山有孙中山文化资源的金字招牌,有1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的资源优势,在这方面值得大胆尝试。

郭万达走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郭万达表示,中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就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从1999年确立“工业立市”战略以来,中山的民营企业快速发展,“一镇一品”专业镇发展方面成效显著。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山定位为西翼先进制造业新高地,但与此同时,面临着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挑战。

展望未来发展,关键在于抓住“风口”。从深圳的改革转型来看,40年来,深圳企业家抓住“风口”,推动深圳产业不断升级,发展数字经济,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新能源技术产业、互联网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海洋产业、航空航天产业、生命健康产业、机器人产业、智能装备产业等十大新动能产业,其中以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经济、智能经济是未来五到十年发展的关键“风口”。反观中山产业发展情况,目前存在数字化水平参差不齐,传统产业中小企业转型缓慢,基础研发和应用创新“双缺”,较难支撑产业集群持续创新,产业基础配套不足,大项目、大资源、大集群较难落地等难题。

针对“十四五”期间如何推动中山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问题,首先建议应实施“数字融合工程”,建设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树立数字化转型标杆,引进数字服务企业,设立产业数字化母基金、发行“数字券”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其次,加大基础研发和应用创新,建设高水平的中山产业公地,建议实施“创新引领工程”,设立基础共性技术平台、支持打造一体化产业生态 、把5G技术作为产业公地的基础。再者,提升中山大项目、大平台、大资源的落地能力,建议实施“重点载体工程”,注重龙头企业带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重大科学装置、积极完善政策体系。

随着深中通道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深中一体化发展是推动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提升深中合作的水平显得至关重要。进入发展新阶段,深中合作的模式应该为转移、转化、转链,例如将生产制造环节迁移至中山,加强合资合作共同建设运营创新产业园项目,探索“深圳研发+中山制造”合作模式,发挥两地优势进行强强联合。此外,建议规划“深中制造业科技创新走廓”,由两地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提升深中产业合作的能级,把“深中通道经济”转化为“科技创新经济”,沿深中通道两端布局产业,共同建设制造业科技创新中心。

岳经纶打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杆城市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岳经纶表示,对于即将开启的“十四五”发展新篇章,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市在经济、社会、生态、城乡协同发展时需考量的重要问题。从社会发展、民生福祉的角度看,“十四五”时期中山有望在推进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实现民生幸福方面成为具有“标杆性”的城市。

为了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建议中山全面探索实现公共服务供给城乡一体化,市、镇两级政府要进一步将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纳入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加强社区服务中心等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要完善居民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

此外,建议中山进一步完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深入开展公办学校挖潜,加大对幼教和基础教育的投资,发展本地高等院校培养在地人才,大力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在制度方面,应创新社会救助制度,有效应对相对贫困,创新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与属地管理、城乡统筹相适应的减贫治理体制等。再者,大力发展社会照顾服务,关注重视老人照顾和儿童照顾,建立普惠的社会照顾政策体系。

马向明不让“通道”成“过道”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马向明表示,过去珠三角作为世界工厂的工业化发展阶段,以港澳为中介,进行“引进来”的订单式生产,研发、销售都在欧美市场。这是典型的轴带发展模式,只要是高速公路沿线的村镇,都可以发展得很好。但随着区域发展大背景的转变,湾区作为全球化新阶段“走出去”的战略支点,引导形成新的都市圈发展方式。一个地方发展,不再是园区有水有电就行,更重要的是能够召集人才、资金、技术等一系列要素,为企业研发提供专业服务。在这种模式下,区域与中心城市的距离越来越紧密相关。

现在提出建设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进一步突出了中心城市的定位。珠三角进入“双区驱动、双城联动”的时代。中山依托深中发展轴,将纳入深圳都市圈的总体发展格局。融入都市圈有两种方式:一是以等级结构体系纳入大都市圈格局,强调产业分工,承接总部经济的制造端;二是以网络节点形态融入大都市圈格局,依托网络交界形成节点,自身发展总部经济提升配套。中山不能把深中通道简单地作为深圳的一个功能配置,而要成为都市圈上的重要节点,特别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功能的多样化,强化城市服务功能;二是交通和产业上与西岸产业集群的密切联系。不管是哪种方案,扁平化的中山,在治理上都需要进行变革,应该进行组团划分,谋划出各自的空间格局,形成对资本的吸引力,逐步通过湾区层面的大事件激活组团。

左晓斯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性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所长左晓斯表示,关于“十四五”中山发展规划,强调政治性、协调性和时代性。政治性是把党的指导思想体现到规划的方方面面。协调性是注重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适配性,两者是相互促进、良性发展,而不能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时代性则强调规划发展内容具有时代特征。与以往的规划和建议相比,当前始终围绕“发展”来阐述,多讲新发展,适度讲增长,多讲高质量,适度讲数量和规模。

在社会建设方面,要突出社会建设的规划地位,加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兼顾完善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其中人的素质是关键,要实现人的素质的提升以适应新发展要求,重视高素质人才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要促进社会基础设施高效运转,提高其支撑作用。其次,注重社会生产要素的投入,比如平安中山、法治中山、博爱中山建设,都能够吸引要素、资源和人才流入。此外,要认清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重要资源,全面把握我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两大趋势,制定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应从促进本地人口增长和增强吸引力两方面着手,重点关注老人、小孩和非户籍人口的发展规划。

新闻推荐

心田里的红色

拂去岁月的尘埃,翻开历史的记录册,时代的洪流中,总有那些心怀祖国的人,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已年过古稀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