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强“集”富了群众美了村居 中山市一批村(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敢闯、善创、实干,推动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和社区服务能力
1979年,《人民日报》发表了《靠辛勤劳动过上富裕生活》的报道,聚集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个农村万元户——中山县小榄公社埒西二大队的社员黄新文。
出现“万元户”的重要意义,掀起了中山人致富的热情,发展集体经济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关键。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的小榄永宁大队成为广东第一个超千万元产值大队,并获评“全国十大首富村”“中国百强村”等诸多荣誉,闻名全国。
时至今日,永宁社区管理的8家企事业单位仍然是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柱。永宁经验成为中山改革开放进程中,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统筹/本报记者 查九星采写/本报记者 隋胜伟 陈雪琴
集体富起来服务更完善
永宁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挂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一系列牌子,这栋6层建筑集合了永宁发展历程展览馆、图书馆和绘本馆、妇女之家、儿童活动区、书画室等众多功能。
如今的文化活动中心,成为群众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类似的社区服务功能,近年来日趋完善。今年5月,永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正式挂牌成立,社区投入400多万元,设置了厨艺室、阅览室、书画室、健身康复室、足疗室等10多个功能室场。
除此之外,永宁社区体育馆、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休闲健身公园、健身广场等场馆一应俱全,社区大力引领居民融入“十分钟文体生活圈”。
服务日趋完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离不开社区的经济基础。在永宁发展历程展览馆里,诸多国家级荣誉中,一张1992年的证书格外显眼。这张由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等多家国家级权威机构共同颁发的证书上显示:根据对1991年全国2093个亿元乡镇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排序结果,永宁的销售收入位居第二名。
上世纪90年代初,永宁工农生产总值突破10亿元,雄厚的经济实力,也让永宁村获得了“全国十大首富村”“中国百强村”等荣誉称号。2018年,永宁社区地方生产总值超过90亿元,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6.6%。社区现有户籍人口2.9万多人,其中股份居民1.7万多人,集体经济的发展,为发展民生事业、改善居民生活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动力。
党建引领攒致富“本钱”
在小榄永宁,集体的智慧成就了一段辉煌。
在永宁发展历程展览馆中,一幅幅老照片上的旧貌,如今已换成新颜。在整个历程展示的图片里,李汉章的照片,成为1956年到1977年这一篇章的鲜明注脚。
解放初期,永宁经济以农业产业为主,主要生产种植水稻、甘蔗、蚕桑和养鱼等经济作物。在农业合作化期间,农业生产发展不断提高,但社员的分配水平低,还不能摆脱生产靠贷款、困难靠救济、吃粮靠赊账的贫穷落后的被动局面。
曾与原大队党支部书记李汉章共事23年的梁卓勋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1958年,他刚到村里的时候,全村只有4头耕牛、一百多条用作运输的小艇,开村长会议大家只能坐在砖头、石头上面。那时群众年年都超支,连基本生活需求都满足不了,但劳动力却有富余。
为摆脱困难局面,以李汉章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永宁全体干部群众,确立了“为了农业办企业,为了企业支援农业,从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逐步改善社员生活”的集体产业发展思想,闯出了一条适合永宁实情,振兴永宁的农工富综合发展的致富路子。1957年,永宁大队开班第一间集体企业——永宁机砖厂,初步尝到了办企业甜头后,办起了十多家企业。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其他地区乡村鲜有工厂企业时,永宁已有20多家工厂企业,这段的发展为永宁日后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和人才基础。
改革开放后,永宁村开始陆续引进毛织、“三来一补”等工厂。当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被称为农村家庭的“四件宝”,上世纪80年以后,永宁家家户户基本都有这四件宝。
党建引领在发展集体经济过程中一直发挥积极作用,1996年,永宁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经过改制后,永宁社区目前保留八家由集体经营的企事业单位。目前,辖区内2500多家民企商户星光闪烁,形成了胶粘制品、五金制品、塑料制品、服装制鞋、印刷包装、LED新光源等支柱产业。
梁卓勋时常回忆李汉章的话:赚到钱不能只分光吃光,要按政策、留积累,公益公积,形象地说是“要养好母鸡、多捡鸡蛋”。梁卓勋认为,如果当时赚了钱就分掉,永宁不会有今天。
如今,永宁社区在永宁发展历程展览馆专门开辟了一块党建专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引导大家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同时也推动“永宁精神”更好地传承。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之后,一批批乡村跟随时代潮流,把握机遇富了起来,国内兴起了一批百亿村,更多的“后来者”脱颖而出。跑得慢,就要落后。新形势下,村(社区)集体经济如何更好地发展?眼下成为重要的课题。
永宁社区仅有10平方公里,土地日益紧缺,不得不另谋出路。去年,永宁社区对赤岗路低效锌铁棚完成部分改造,打造成集配套商业、住宿、休闲于一体的高层工业产业园区。“送走”锌铁棚厂房之后,新厂房引来了“隐性冠军”企业。
“我们改造的一个锌铁棚厂房,改造前租金每年二三十万元,改造后,资金有200多万元。变化是很大的。”小榄绩东二社区党委书记张全辉说,当前社区按照市里提出的城市更新、工改工等工作要求,不断拓宽产业空间,“也不能急,要逐步推进,现在一时发展快不重要,重要的是可持续发展。”
在村和社区,更多的探索在进行着。东区街道不乏这样的例子。
沿着东区鳌长公路前行七八分钟,抬头便能看见“东城里”牌坊,视线往前延,一排排砖红色岭南风格的建筑映入眼帘。
东区大鳌溪经联社社长郑斯恩介绍,大鳌溪经联社利用“三旧”改造契机,对原来“旧、小、散、乱”且经济和生态效益差的厂房进行重新设计和连片微改造。而“东城里”项目产业园,占地约40亩,建筑面积超30000平方米,2018年3月匠心文化与厂区业主大鳌溪村经联社签订了15年的租约,年租金收入从200万元增加至600万元,期间租金每两年上浮6%,成为集体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019年,东区街道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21亿元,比2015年增长46%,年均增幅超11%,平均每个经联社年总收入1385万元,集体成员人均分配达7537元,集体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势头,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扎实基础。
2019年,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总额419.4亿元,全省排名第4,其中村(社区)级集体资产总额358.43亿元,占集体总资产的85.5%,平均每个村(社区)的村级集体资产达1.5亿元。
新闻推荐
第十三届中山国际游戏游艺博览交易会暨2020中国(中山)国际文旅产业博览会今日开幕 引领培育创新生态 助力行业逆势突围
聚焦行业创新、推动行业逆势突围,中山企业生产的高端文旅设备正走向“进口替代”。中山游戏游艺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