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花样“吃老本”古村越来越年轻 沙溪圣狮村依托传统文化、自然生态,念文旅经吃科技饭,让青年回流村民变富

中山日报 2020-11-12 19:51

沙溪圣狮农业观光园区。本报记者 余兆宇 摄“华叔,给我来二十根麻花。”中秋节过后,位于沙溪镇圣狮村的“华记小吃店”的脆麻花又开始销售了,引得等了半年的食客纷纷前来饱口福。天热麻花的口感不松脆,所以只在中秋过后才开始制作。记者在店里待了不到半个小时,当天的300多根麻花已经售罄,两位从板芙过来的小姑娘为没买到麻花而遗憾得直跺脚。

近些年来,圣狮村在乡村振兴中,注重保护传承传统民俗文化,通过“乡村休闲+农业观光”的整合开发,将民俗产业化,将美丽的乡村风土转化为生产力,真正使这个有800年历史的古村由内而外美起来,村民也越来越富裕。

本报记者 查九星 见习生 陆倩柔

■第三产业发展引得年轻人“回巢”

田间追月、乡村听戏、在古村落里寻觅美食……这是不少城市人向往的“慢生活”。今年国庆中秋黄金周期间,圣狮村里人头涌动,百岁牌坊化身历史留声机,特色墙绘变成网红打卡点,国家生态农业园更是成为了自然课堂。据统计,仅一个假期,就有5000多名来自周边市镇的游客来这里,在休闲游乐中感受圣狮民俗文化。

近年来,圣狮村以新农村示范村的建设为契机,大力打造乡村旅游,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让村庄重新迸发活力。2016年开始,村委将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举行的大型民间巡游活动升级为“圣狮四月八”旅游文化节,并在此前后举办一系列的相关活动,同时推出了许多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圣狮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嘉庆介绍,去年的“四月八”就吸引了超过5万多人次来参加,不仅将圣狮村的历史文化宣传了出去,更带动了村民经济收入的增长。

随着村容村貌的不断改进,以及周边交通路网的不断完善,圣狮村的人气旺了起来,村里土地租金也水涨船高。陈嘉庆介绍,该村通过整合本村零散农地资源,采取集中连片发展,使得土地年租金由原先的每亩800多元跃升至近4000元,集体经济收入也从2011年的900万元增长到2019年的2000多万元。

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也使得更多圣狮村的年轻人愿意回村发展。沙溪镇农业局局长、原圣狮村党委书记彭泳勇告诉记者,“如今有更多年轻人愿意回村从事花木种植、服装设计和社区服务等工作。年轻人回来了,村里就有活力了。”

为了鼓励更多年轻人回巢,圣狮村每年都会组织年轻人到工厂、农场参观,让年轻人了解新时代乡村的变化。“现在工厂自动化程度高,车间变成空调房。农业也融入高科技,不再是粗活累活。工作环境变好了,年轻人也更愿意留下来了!”彭泳勇感叹道。

■规划国家级农业公园走科技兴农之路

在圣狮村村委会办公室,国家农业公园的规划图放在了显眼的位置。这个集种植、养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业公园位于圣狮村边的狮窖河对岸。陈嘉庆介绍,圣狮村是传统的农业村,农业种植面积占了全村的近70%。农业是圣狮村“经济强村”的重点。国家农业公园不同于一般概念的城市公园,又区别于一般的农家乐、乡村游览点和农村民俗观赏园,这个国字号农业招牌,为圣狮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中山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范本。

记者来到农业公园时,中山市玺农农业科技公司的负责人陈信翰正在一台真空预冷机旁忙碌着。他告诉记者,通过这台机器,可以让新鲜青菜进入“深度休眠”状态,大大延长了蔬菜的保鲜期。“在传统的模式下,农民种植的蔬菜水果采摘下来后,如果运输期一旦超过3天,损耗率将会大大增加;现在通过这种真空预冷技术,蔬菜保鲜时间可延长至40-80天。可以实现长距离运输、错峰销售,大大增加了果蔬的价值。”

彭泳勇告诉记者,去年上半年,圣狮村国家农业公园欲打造冷链物流基地,就邀请了来自中国台湾的陈信翰把真空预冷技术带入中山,通过该技术对蔬菜水果上市进行动态调节;等该冷链物流基地建成后,将引导附近菜农做订单式农业,一是可以稳定蔬果市场价格,二是保证了菜农的收益。

紫藤长廊、香草采摘园、植物染坊、动物园……除了冷链物流基地,陈信翰还在园内参与打造了农业观光园。观光园以圣狮村的历史文化为背景,游客在感受圣狮文化的同时,可以接受食农教育。彭泳勇介绍道,圣狮国家农业公园将在明年年底初步完善。目前政府已拨款1300万元用于完善该农业公园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农业园未来的发展陈信翰很有信心,“我之前刚到园区时,门口还是一片荒地,杂草丛生。短短一年,50亩的停车场建好了,农路宽敞了,环境也变美了。”

圣狮村近几年来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乡村振兴目标,从文化、产业、环境等方面出发,打造宜居宜业新农村,并努力走出一条独特的具有样板意义的乡村振兴之路。

新闻推荐

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中山站上新的起点

吴森林昨天上午,中国文明网公布了《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前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