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凡人善举 放大微小感动 南方都市报驻中山记者王卫,10年记录下80多位“中山好人”的故事

中山日报 2020-11-09 06:48

王卫今年8月12日至8月16日,中山街头的300多块户外LED屏上,出现20组“中山好人”笑脸,致敬“中山好人”,放大好人效应,彰显中山城市文明建设成效。这是一场宣传活动,执行者之一就是南方都市报珠中江新闻部(中山)记者王卫。

10年记者历程,王卫总能被生活中真善美的力量打动,“我觉得采写"中山好人"也是在做好事,让更多人知道"中山好人",让更多人感受到真善美的力量,让这种力量传递出去。”

文/本报记者 李丹丹 图/本报记者 余兆宇

关注凡人善举 记录“中山好人”

王卫早在2010年刚到中山做一名社会新闻记者时,就与中山好人结缘。“当时刚来中山,主要在小榄站驻站,采访时会遇到语言不通的问题,而周围总有好心人帮忙翻译,当时就想中山热心人真多。”在具体工作中,王卫遇到了很多“中山好人”,王卫说,虽然没有详细统计,但在中山做记者10年写过的“中山好人”不少于80个,其中约有十分之一还被评为“广东最美街坊”等。

“第一次接受同行的采访,感觉有点不知道从何说起。”在面对新闻、面对采访对象、新闻选题策划会上,王卫侃侃而谈,在采访麦婆婆的过程中,王卫还陪着老人及其儿子走几公里到菜市场,一路上记录、采访,“记者是我想做而且终于实现的梦想,刚毕业时,在机关单位做过,也自己创业过,但是最后还是选择做一名记者,更近距离地了解社会,用笔记录时代。”

对于采访的“中山好人”,王卫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2014年小榄“红衣姐”。当时他在微博上看到,当年6月17日,小榄镇一名骑摩托车的男子途经新市社区门口,不慎将口袋中的数十张百元大钞掉落在地。数名居民目睹钞票飘落在地的场景,但并未出现哄抢场面,一名身穿红色上衣的女子(简称“红衣姐”)将现场“保护”起来,并大声喊叫失主回来。失主返回拾钞票的同时,“红衣姐”悄悄离开现场。当天王卫就通过社区寻人,多方寻找都没有找到,第二天王卫依然锲而不舍,和几名同事在周边寻找,“当时找到中午,大家已经饥肠辘辘,就想找个地方休息吃饭,停在一个拉闸门门口,这时门开了,"红衣姐"走了出来,我们当时一下子就兴奋了。”

提到这个巧合,王卫觉得遇到“红衣姐”不仅仅是幸运,更是记者职业中的坚韧让相遇变成必然。当时“红衣姐”好奇:“你们是怎么找到我的?”

“红衣姐”冯欢娣当时是一名清洁工,家中多年来都是“困难户”,直到大儿子工作后才算“脱贫”,小儿子当时还在广州读大学,一年学费、生活费差不多要两万元,而她一个月工资才2000元,她老公一个月才1000多元,面对一地百元大钞,她当时做的就是保护现场,“挣钱都不容易,那一定是辛苦钱,不能让失主损失那么重。”冯欢娣的回答让王卫很感动。

“红衣姐”的新闻获评2014年度全国都市类媒体社会新闻一等奖,“在做这个新闻的时候,我们并没有觉得可以获奖,正是因为这样小小的事情,闪耀着的是人性中最简单的真善美,这个奖是奖励凡人善举的,而记者只是记录者。”

在10年记者路上,王卫采访了“红衣姐”“接住哥”等许多中山好人,更组织策划“中山好人守护城市文明”亮灯仪式。他说,除了石岐乳鸽、古镇灯饰等之外,想让中山多一张城市名片——“中山好人”,接下来仍会关注更多的“中山好人”,传递崇德向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媒体生态在变

为民情怀不变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采写好每一篇报道,是对职业的敬重,更是对自己的负责。十年时间,媒体无论是传播方式、受众阅读习惯都发生很大的变化,作为其中一员从业者,王卫深切感受到全媒体时代对记者要求更高,除了采写新闻,现在他还负责很多专题的统筹工作,同时还策划系列活动,不仅仅是记录,还是参与者,如今年致敬中山援鄂医护人员,策划全城亮屏致敬活动;致敬“中山好人”亮屏活动;在创文期间,用“我为中山创文代言”活动,唤醒这个城市更多人行动起来,冲刺创建活动的最后一百米。

王卫说,不管传播格局、传播手段、受众对象、阅读习惯如何变化,记者真实记录真诚表达的本质不变、为民情怀不变。他感谢记者这份职业,能记录社会变化,传递正能量。

新闻推荐

1935年省运会上,中山排球“夺冠”

1988年10月举行的首届“威力杯”男子排球赛。民国时期广州某校高三级排球队冠亚军的合影。1948年,县中初中组班制篮排球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