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归乡抢救11间老屋 四年来“微改造”各具风格
四年光阴如梭,弹指一挥间,他的侨房保育计划已经完成了五间。这期间,他放弃了国外的“绿卡”,重新申请了中国的身份证,最后还将自己的户口由北京迁回中山。
“我计划在此修缮11间老屋,成为社区图书馆和艺术馆,也可作为艺术家、匠人的驻场工作室……“陈翼良如此描述。
从设计方案,到施工细节、室内布置,他全程跟进每一座老房的“重生”。“人力有限,我是自己能做多少算多少。” 从自家的祖屋,到邻居的侨房。渐渐,历经凤凰涅槃的老房子在乡村里自成一道令人惊艳的风景,到访者络绎不绝,唤起更多人对侨房保育的关注。
文/本报记者 廖薇 图/本报记者 孙俊军
决心回乡做侨房保育
4年前,陈翼良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南区上塘村。眼前的一切显得熟悉又陌生:儿时戏水的那条小河已经无法畅游,新旧建筑混杂的乡村让他百感交集。他在这里出生、成长,直至13岁后才前往城区读书,随后,他继续深造、留学、创业,越走越远。归来,是因为母亲给他打来一个长途电话:家乡的祖屋岌岌可危,你快回来想想办法吧!
在陈翼良的童年记忆里,爷爷的祖屋犹如一个迷宫,是和小伙伴捉迷藏的绝佳场所。那是一座占地两百多平方米的大宅,其中共有四间房间。然而,重逢这一刻,大宅门的璀璨荣光已是夕阳余晖,其破旧的模样,令人心痛。环顾四周,与祖居处境相似的华侨大屋不在少数。
这些华侨旧居虽建造于乡村,却是近代中国城乡发展的见证,更是一群浪迹天涯的游子对故乡最深厚的眷恋。当年,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凝聚着华侨们的血汗。那些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大写着令人惊叹的想象力,体现着中山华侨将海外见闻与文化寻根巧妙融合的创意,也折射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与期盼。陈翼良惋惜这些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建筑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走向衰亡,被人遗忘。他索性将自己的工作室搬回乡村,在自己的家乡开始侨房保育实践。
历史建筑的修缮离不开修旧如旧的准绳。从旧屋墙面所刷的一层清漆的温润光泽可见陈翼良的用心,他亲自调配比例、监督工人施工,以保证厚度恰到好处。他尽量保持外墙的观感和室内地面的原貌,甚至保留下产生于特定时期的历史符号。加固建构的同时,他加强了能够满足现代生活便利需求的屋内设施,如厨房、厕所等。屋内的布置精致典雅,体现出他不俗的品位,陈翼良的收藏琳琅满目,杂而不乱,耐人细品。
为老屋植入文化:民国风情+现代触感
如今,陈翼良不仅修复了自己的祖居,还将师姑岭大街附近的其他五间旧屋承租下来,着手修缮。跟着他的指引,我们先后走访了其中的玖悟斋、秋声轩、剑独山房、雪菊书屋……还有一处尚待动工的生产队旧址。每一个名字都承载着他当年在传统文化中浸淫学艺的经历, 每一处的改造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主题,有的神秘华丽,有的简约雅致;有的施以宋代历史符号,有的让人联想到唐代的瑰丽风采。客人或可端坐椅上,与庭院葱茏隔帘相望,或可席地而坐,直面仙雾萦绕的池塘,与静穆的佛像对望,相看两不厌。
他也给喜欢品茶的自己,在每一处老宅的旁边,开辟出一隅茶室。闲时,他便在这里读书、品茶、会友。因为是新增的现代空间,为了不影响老房子原有的格局和装潢,茶室虽紧挨着旧居,又自成一格。“这样钢结构的玻璃建筑,随时可以去除,不影响原屋的建构。”
修复后的房屋装潢风格各异,但总有一串色彩斑斓的小花砖萦绕在某个角落。它的图案是陈翼良专门找人定制的,既有现代触感,也不失民国风情,他将其视为自己的文化符号。 “我计划在此修缮11间老屋。”陈翼良说,届时,这些地方将可为一些公益项目所用,成为社区的图书馆和艺术馆,让人们体验手工艺或才艺培训。它们也可作为艺术家和工匠们的驻场工作室,或是文化消费的场所。不久前,一位布染艺术家还在这里小住了半年,艺术家安静创作,也留下了一些作品给陈翼良,彼此之间都有所获益。
“微改造式更新”是最小代价的保护
对陈翼良而言,这同样也是一次学习。过去,他出于个人爱好,到上海、北京等地,学习茶道、书法、鉴定、拍卖,后来,又在长江三角洲一带接触到许多古旧村落活化的案例。如今,在家乡的实践,让他体会到另一种文化背景之下的权衡。经过多年的走访和实践,他感觉,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内容的深度填充。而这样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急着做完的往往是开发商的行为。”这四年来,他埋头于修缮侨房,为此投入大量的金钱与时间,却一直没有将自己的成果做商业化的运作。为此,他也遭到了不少人的无端猜疑。陈翼良无暇辩解,他认为时间会告诉大家答案。“很多人认为我想做地产开发。” 事实上,他本人并不赞同大拆大建的开发模式,而更欣赏以绣花针一般的功夫,作微改造式的更新,“这是一种最小代价的保护。”他认为,长三角地区对古旧村落的保护有许多值得推广的做法。从社区文化的植入,到政府的配套服务和对环境的优化,都是对民间资本参与历史建筑保护的鼓励。
产权复杂一向是侨房保育的一项掣肘,陈翼良通过个人的努力,赢得了对方的信任。他经手修缮的一间侨房拥有六个产权人,分别居住在四个不同国家。陈翼良不辞万里漂洋过海,亲自找到所有人,与他们签下租赁合同。对方也为他的真诚所打动,表示租期无限,租价只需1元。 “基本上,这些房子的产权人我全部都拜访过,走访时间大致用了两年多。我甚至还从他们口中了解到老屋背后的故事。”陈翼良说,当年,中国近代“四大百货”家族也带动了其家乡附近村落的建设。建筑风格独特的近现代建筑在上塘比比皆是。这些老房子都有着不俗的身世。陈翼良曾经好奇其中两间大屋品位独特,后来联系上其后人,才获悉当年的主人是在上海、香港之间做股票买卖的,自然资金雄厚、见多识广,愿将家乡的房子建设得美轮美奂。
观点
老屋改造从尊重历史开始
在家乡保育侨房的同时,陈翼良也走访了中山其他镇区的侨乡建筑。打开他的手机相册,各种设计独特的侨乡建筑元素“信手拈来”。在他的书架上,也放满了介绍中山本土文化和岭南建筑的各种书籍。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他总结出一些侨房保育的实战经验。
他指出,水泥钢筋建造的房子其实并不能算得上坚固。百年以后,钢筋和水泥之间会产生离合。在南区金溪村的一间碉楼顶,陈翼良为我们实地展示了这样的可能,只见他轻轻一碰钢筋裸露处,生锈的钢筋竟如豆腐渣一样纷纷脱落。对此,他表示,这样的房子需要重新加固,在主梁之外另添钢筋支撑。
他说,修旧如旧,不是说一定要修复成最初的模样。如果掌握不了当时的建造工艺,还不如尽量保护其既有状态,以免让不当的修缮造成第二次伤害。修缮后的风格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应过于突兀。
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你将资金投入在修缮,而非保护原状,很可能会将大量的金钱投入在装饰、描绘之上。事实上,我们同样应该尊重它所经历的每个历史阶段所留下的痕迹。比如,特定时期的标语印记,如果抹去这些痕迹,我们又如何能让现代人直观感受到它的经历丰富?”陈翼良说,华侨对中山的发展作出过卓越的贡献,今天我们照看好他们的房子,也算是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维系着他们对家乡的温柔念想。
新闻推荐
记者梁展宏●置业案例:去年5月初,买方李某与卖方张某签署了《二手房买卖合同》,双方约定于支付定金当日卖方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