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发布“中山养老需求和老人生活现状分析”超七成受访者认为目前养老负担重
南都讯 为了解中山老人生活状况、养老需求及养老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找准养老保障工作下一步的着力点,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于6至7月调研中山市卫健局、民政局,并对254位市民(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117位)进行访谈。据全国老龄办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2.5亿人,占总人口的18.1%。中山市2019年底户籍人口182.9万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29.0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5.9%。调研显示,近六成受访者有家庭养老负担,近八成受访老人与子女合住,超七成受访者认为目前的养老负担重。
中山现有养老机构22家
相关数据显示,中山现有养老机构22家,其中镇级敬老院19家,公办民营市级养老机构1家,纯民营养老机构2家。各类养老机构共向社会提供床位4642张,从业人员816人。各镇(区)建立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家,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476个,全市常住人口中65周岁及以上老人等主要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66.7%,为16万名老人提供建立健康档案服务,并每年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方面,中山共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90家,每个镇(区)至少有1家镇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共配置工作人员292人。其中社工220人,医疗康复师21人,居家养老护理人员49人,专业心理咨询师2人。2020年,计划新增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57家、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90家,实现城镇社区居家服务中心(站)100%全覆盖,农村社区覆盖率超过60%。
医养结合方面,中山3家民办养老机构内设置医务室或康复医院,19家公办养老机构均与就近的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医疗合作协议,为机构内老人提供健康监测和定期巡诊、义诊。2019年将特定老人设置家庭病床工作纳入中山市政府工作目标管理,安宁疗护服务成为国家级试点城市,东凤镇医养融合点入选省医养结合试点,火炬开发区、石岐区、小榄镇、古镇镇、东凤镇5个镇(区)被列为市级试点。
近六成受访者有家庭养老负担
调研发现,56.7%的受访者需要赡养老人,有家庭养老负担。在需要赡养老人的受访者中,老人身体健康的占37.8%;健康状况一般,时常生病的占35.8%;有慢性病,需定期吃药和医院检查的占22.1%;4.3%的有较重疾病或不能自理,经常或随时需要他人照顾。
调研显示,全体受访者中老人与子女一起居住的占67.7%,可以得到子女日常照顾;29.9%表示分开居住,子女定期探望照看老人;2.4%表示老人基本上无法得到子女照顾,主要因老人身体状况不佳及子女工作忙没时间精力照顾而住进养老院等养老机构。
受访者家里老人的养老方式以家庭养老为主,其中83.9%是家人照顾方式家庭养老;5.9%是聘请保姆照顾;社区居家养老、其他方式、机构养老、社区日托的占比分别为5.9%、2.4%、1.6%、0.3%。选择养老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老人的身体状况占37.8%,经济承受能力占26.4%,本地文化习惯占20.5%,老人的心理占9.4%,时间和精力占5.5%,邻里、朋友的看法占0.4%。
推进医养结合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从调研情况来看,87.4%的受访者表示有必要建设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仅有10.6%表示现阶段不需要建设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2.0%表示不必要建设此类养老机构。超过六成的受访者期望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提供生活护理和基本医疗服务;期望提供健康指导和康复护理的分别占51.2%和29.5%。此外,分别有33.9%和12.9%的受访者期望提供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
此外受访者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参与意愿较强。73.3%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为老人选择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考虑医疗条件更好占37.6%,基于老人的身体情况占25.8%,照顾老人的时间精力少占18.8%,护工的护理水平较高占16.7%,其他占1.1%。同时26.7%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为老人选择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其中由于费用较其他养老院高占42.1%;老人身体情况好,不需要占29.1%;不倾向选择机构养老方式占27.2%;1.6%为其他原因。
近八成受访老人与子女合住
受访老人中,与子女合住的占76.1%,23.9%是夫妻同住或独居。当问及与子女同住的原因时,5.1%表示为了照顾孙辈,38.4%表示方便子女照顾自己,30.8%表示方便相互照应,0.9%表示需要给无独立房屋的子女提供住房,0.9%是因为其他原因。超过六成的老人满意其居住的环境,20.5%认为很好,45.3%认为比较好,33.3%认为一般,0.9%认为比较差。
老人没有与子女同住的原因多种多样。36.7%认为儿女应该有自己的生活;30.0%认为自己生活还能自理,无需和子女一起居住;20.0%是因为儿女外出打工;10.0%喜欢有自己的生活空间;3.3%因与子女关系不融洽而没有同住。老人没与子女同住的,子女探望频率每周1次以上占72.4%,每月1次以上占20.7%,半年1次以上占6.9%。
82.9%的受访老人主要经济来源是退休金;7.7%主要靠儿女的赡养费;房屋租金、再就业工资等其他收入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占比为9.4%。受访老人每月最大的支出项目是日常温饱和医疗费用,分别占37.8%和24.8%,娱乐休闲或旅游观光消费支出分别占8.7%和5.1%。
近六成受访老人十分关注身体健康状况,四成表示一般关注。65.8%生活能自理而且能照顾他人,26.5%仅能自理,6.8%需要他人适当照顾,0.9%完全需要他人照顾;61.5%的受访老人体检频率一年一次,12.0%为两年一次,5.1%为两年以上,但仍有21.4%的受访者从未进行过体检;受访老人的精神状况比较健康,76.9%的老人没有出现负面想法。访谈显示,大多数老人能够使用微信和孩子、亲戚朋友进行交流,其中每天交流占27.4%,偶尔交流占43.6%,经常交流占6.8%,几乎不交流占22.2%。
过半受访者可接受养老机构收费每人每月3000元以下
中山在推进医养结合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前医养结合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包括医养结合机构推进工作热情不高,部分镇(区)对老年健康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承担居家养老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设施还比较薄弱等。调研显示,受访者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了解程度不深。31.1%的受访者从未听说过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51.9%听说过但不是特别了解,15.0%基本了解,只有2.0%十分了解。
问及目前的养老生活还存在的问题(多选),被访者表示经济负担重。76.0%表示养老经济负担重;47.6%表示对现有养老政策不了解;43.3%表示老年人活动少,生活无聊寂寞;40.6%表示就医便利性差;22.0%表示养老床位不足;11.8%表示无障碍设施少,出行不便。从经济承受能力来看,超过五成受访者表示可以接受的养老机构费用标准为每人每月1001元-3000元,其中选择1001元-2000元占39.8%,选择2001元-3000元的占15.0%,选择3001元-4000元的占5.5%。此外,选择1000元及以下的占37.4%,4001元-5000元的占1.9%,5000元以上的仅占0.4%。
随着家庭结构逐渐小型化,传统上依靠子女养老的方式不堪重负,同时老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增多,养老服务社会化的需求不断增强,亟须建立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深度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调研报告”结合调研结果和先进经验,从科学统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人才队伍等方面给出了建议,包括提高孤寡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失独老人、长期慢性病老人住院报销比例;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老人提供活动场所和公益服务;整合改造成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并通过竞争性方式提供给社会力量运营;适度放宽养老机构和护理院中真正需要治疗的老人医保范围;在养老服务领域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以专业人员为主体,慈善义工、社工和志愿者广泛参与的人才队伍等。
采写:南都记者 刘贤沛 通讯员 国中调
摄影:南都记者 吴进
统筹:南都记者 王卫
新闻推荐
帮助市民远离干眼症困扰 中山爱尔眼科干眼关爱日暨“干眼公益检查”项目启动
本报讯10月17日上午,中山爱尔眼科医院发起的“干眼关爱日”暨“干眼公益检查”项目正式启幕,现场还开展了干眼科普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