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黄海英投身公益16年,并将志愿精神注入企业文化 带领“爱心萤火虫”照亮微心愿
9月15日,黄海英接受本报采访,谈创业,聊公益,让人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
文/图 本报记者 陈伟祺
●将志愿精神注入企业文化
黄海英身上有着许多标签:杰出创业青年、三八红旗手、最美志愿者、优秀女企业家…… 黄海英出生在横栏镇三沙村一个普通家庭,读初中时,父亲遭遇疾病,看病几乎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被迫辍学。班主任和另外一名老师得知情况后,主动出资助学,圆了黄海英的读书梦,成为人生转折点。
经过多年艰苦奋斗,2004年8月黄海英创办了属于自己的会计事务中心。事业刚刚起步,工作繁忙,对父亲的照顾不周,让她感到惭愧:“由自己的父亲联想到村里一些独居老人,我想从生理到心理他们都承受着比普通老年人更为沉重的孤独感,需要我们关怀缓解。”同年,黄海英加入市青志协横栏镇总队成为一名志愿者,并组织员工一起上门慰问独居老人。
小小萤火虫发出的光虽然微弱,却能驱散黑暗照亮一小片夜空。在黄海英身体力行的带领下,公司主动加入志愿服务的同事越来越多,为此黄海英给这个队伍以萤火虫之名,成立了横栏镇杰德萤火虫志愿者服务总队,长期结对帮扶弱势群体就此展开。
●汇聚爱心点亮“微梦想”
事业腾飞的同时,黄海英在公益路上前进的速度并没有落下。 2014年,在横栏镇杰德萤火虫志愿者服务总队的基础上,黄海英引领建立横栏镇“微公益”团队,链接爱心志愿,发动横栏镇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企业家加入,同期还举办了横栏镇第一届“微公益·圆微梦”关爱活动。
“独居老人他们需要什么、有什么生活困难需要解决的,我们逐一登记下来,再由爱心企业结对帮扶,目前已经为21位老人圆梦。”一根拐杖、一台电视机、一床棉被……解决的不只是独居老人的现实困难,背后的关怀蕴含了更深厚的情感。黄海英介绍,目前整个“微公益”团队有60人,其中不少还是黄海英的合作客户和商业伙伴。
受人恩惠,不忘回报。成长中受到的帮助,黄海英一直铭记于心。随着事业不断向好发展,黄海英从2016年开始扶贫助学,照亮留守儿童、山区贫困儿童赤诚的求学之路。
“我们还想帮助更多的人,最近特意从志愿服务队中抽取骨干孵化新的公益项目,希望以青年人的朝气与担当,帮助更多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16年来,黄海英用自己一次次善举,阐释着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中山爱尔眼科医院将在9月20日上午举办主题为“平时不在意发病可致盲”的眼病科普大讲堂,以帮助广大老年人群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