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铜梵响,魅力湘西”中山日报读者团快乐归来 景点深受团友喜爱,本周还将发出“两团”

中山日报 2020-09-17 01:00

读者团到达墨戎苗寨。经过4天的行程,中山日报读者团之“非铜梵响,魅力湘西”首团圆满结束。首团之旅获得了团友们的一致好评,朋友圈、微信群中团友们一路行摄的美图一张接着一张,抒发着他们对这次行程的喜爱。接下来“非铜梵响,魅力湘西”还将于9月18日发出第三团,9月20日发出第四团。目前,这两团还有少量席位,想一起体验精彩旅程的读者,快快报名,不要错过这次机会。

这条线路有哪些精彩之处呢?不妨与我们跟团的记者一起“亲身”感受一下这段愉快、放松的旅程。

文/本报记者 闫莹莹 蔡伟强 图/本报记者 蔡伟强

●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

矮寨大桥是此行第一站,经过“矮寨天险”观了“矮寨坡公路奇观”,德夯大峡谷之上的矮寨大桥赫然出现在大家眼前,读者们纷纷拿出手机拍下与“奇观”的合影。

“矮寨坡公路奇观”位于矮寨北坡上,人称“湘川公路上最险的关卡”,其地势之险、工程设计之巧妙居全国公路之冠。“世界第一悬索桥”矮寨大桥则是我国在交通方面的基础建设的经典力作,这座斜拉式铁索桥跨越矮寨大峡谷,主跨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

距离矮寨大桥景区不远,读者团来到了德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这里的自然景观同样让团友们惊艳不已。景区里的“问天台”,相传是屈原指天问道之处,被国际地质界称之为“金钉子”剖面,是地质奇观,站立台上,可赏绝壁高崖之间绝色美景,台下是深不见底的山洞,天风朗朗,云气翻腾。此外,还有悬挂在600多米高的悬崖玻璃栈道,行走其上,除了感受那份心跳之外,峡谷里的风景也尽收眼底。

●“零距离”感受民俗风情

此行区域集中在黔东北和湘西,这里是我国少数民族众多的区域,又以苗族、土家族为代表,因此这趟旅程也是一次近距离感受少数民族特色民俗之旅。墨戎苗寨是湘西较大、民俗风情浓郁的美丽苗寨,对了歌、喝了酒、击完鼓,才能走进这个神奇的苗寨。在寨子里品了茶,才可以最真实地去感受苗族人巫傩文化的神奇和魅力。

离开墨戎苗寨,行车1个半小时左右,就到了芙蓉镇。这里本名猛洞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王村景区,因为一部由姜文与刘晓庆出演的《芙蓉镇》的电影,这个景区有了一个网红名——芙蓉镇。这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镇,最特别的是有一条瀑布在小镇的中央流过,所以被人们称为“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

芙蓉镇被水围绕着,瀑布是芙蓉镇上最美的纯天然景色。瀑布高六十米,宽约四十米,分为两层从悬崖上“倒”下来,一到夏天,瀑布水会涨,水流特别急,水和阳光相交映会呈现出五颜六色的景象。

●一座“看不够”的山

“非铜梵响”中的“梵”指的就是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是我们此次旅途的重要一环。庄严的梵净山山势雄伟,层峦叠嶂,坡陡谷深,群峰高耸;古老地质形成的特殊地质结构,塑造了它千姿百态、峥嵘奇伟的山岳地貌景观。典籍上考证,梵净山唐朝以前称“三山谷”“辰山”“思邛山”,明代以后称“梵净山”,“梵净”乃“佛教净界”。

梵净山的闻名与开发均起源于佛教,遍及梵净山区的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庞大寺庙群,奠定了梵净山乃著名“古佛道场”的佛教地位,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弥勒菩萨道场,佛教文化为苍茫的梵净山披上一层肃穆而神奇的色彩。风景美丽自然,进入山区完全找不着人工景色的痕迹,其主峰“蘑菇石”是一道著名景观。

读者团上山时,天下着蒙蒙细雨,整座山笼罩在烟雾迷茫中,山上景点也只是若隐若现。而下山途中,天空突然晴朗,美景瞬间呈现眼前。随团的老年读者们在这蒙蒙细雨中游兴不减,老当益壮,徒步上山的脚步都分外轻盈,不少人感慨“这座山清、净、秀,值得多来几次呀!”

●古镇“朱砂”值得一看

此行的最后一个景点是朱砂古镇。作为武陵腹地的璀璨明珠,楚尾黔首的神秘边城,朱砂古镇是矿尽后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完美转型的很好实例。一座曾经的矿业重镇在矿产资源枯竭后,它化茧成蝶、振翅高飞,华丽转身成了一座底蕴深厚、景色扣人心弦的国家4A级景区,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而当年的旧建筑经过艺术化的改造后,也完美融入了现代景区中,相得益彰,让游客在领略美景的同时,仿佛置身于那段新中国特别的建设历史当中。

4天的行程虽匆匆但难忘,团友们普遍反映这条读者团线路的行程安排紧凑有序,十分贴心的接送服务让人安心,一路上吃住安排都十分舒心。此次的景点安排,各有千秋,让人难忘。他们纷纷表示,今后将持续关注中山日报读者团线路,希望中山日报读者团能为读者们带来更多更经典的旅游产品。

新闻推荐

公益直播为中山产品带货

9月12日下午,“把爱带回家——走进中山”公益直播活动在中山市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楼开播,为中山特色商品免费带货,经过3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