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科技驱动持续发展探索创新激发企业活力 东凤镇全力稳企安商,以人才科技为发展源动力,优化资源创新产销实现逆境突围
文/见习记者 陈家浩
本报记者 王欣琳
图/由受访者提供
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突围增能效
作为一家以研发、生产、销售厨房电器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伊莱特是东凤镇复工复产的首批企业之一。谈起复工复产初期的情景,李成武称,人手短缺是公司复工复产的"拦路虎"。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后,东凤镇政府及镇工商联急企业所急,积极帮助协调,不仅派出专车前往其他省市,将外地员工接回厂中,还大力推动“共享员工”制度。李成武坦言,以往招聘或者劳务派遣来的员工质量良莠不齐,或是技能掌握不熟练、生产纪律较差,难以高效投入生产中,但“共享员工”往往以整条生产线的规模进行支援,不仅人心团结、整体素质也高,这对于企业和员工而言是“双赢”的,既解决企业燃眉之急,又让员工获取报酬维持生活。“正巧遇上产业淡季,东凤当地一家企业与我们共享员工,首批支援生产的员工有58名,使企业用工灵活高效,后续还将继续合作共享,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企业和员工都很乐意。”李成武说。
由于疫情影响,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发生变化,伊莱特传统的核心业务遭受一定程度的冲击,找准客户需求稳中求变、顺应形势开发新产品成为新的经销方式。“在维持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公司专门针对疫情期间居家生活特点,研发出空气炸锅、烤箱、煎烤机、电热饭盒等新西式电器,收获消费者欢迎并得以热销,产品销量与往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至5倍,成为企业回击疫情的一支"奇兵"。”李成武说。
顺势积极而为,
人才科技助发展
疫情之初,东凤镇迅速行动,主要协助企业攻克人力、生产要素短缺等难题,重点关注、帮扶生产防疫物资的企业,广东李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李澳)便是其中之一。据了解,作为一家有能力生产消毒液的企业,李澳在人手短缺的情况下,加班加点进行生产,当用于生产的水资源不足时,镇政府集中力量临时为企业协调、调取所需资源,努力维持生产。
当疫情形势逐渐稳定,东凤镇多措并举,聚焦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大力支持技术创新,以科技引领企业转型。当前,东凤镇加快5G基站建设,实现中心区域5G信号全覆盖,大力发展供应链管理、电商物流、智慧仓储等新业态。充分发挥新经济对传统产业的催化作用。“东凤镇以工业为主,网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实现工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步,伊莱特与中国联通联合申报了广东省5G+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项目并成功入库。此外,我们积极出台奖补政策,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品牌质量发展等战略,今年以来全镇共为227家次企业发放企业技术改造、重大科技专项配套等19大项奖项,合约奖金1500万元。”东凤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黎锐军表示。
与此同时,东凤镇政府、镇工商联十分重视高端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强化人才支撑作用。黎锐军谈道,目前东凤镇与广东博士后俱乐部形成合作,50名博士后成为企业攻克技术难题的“坚强后盾”,“一方面,东凤镇商会商学院的复课将继续助力企业科学管理与发展,当地许多企业如中山市快特电器有限公司等都派出员工参加学习,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由外国专家讲授的专业课程等都得到学员肯定;另一方面,推动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相结合,高校的人才可以在厂企中实践、学习技能,厂企也可以择优录取、补充人才。目前,我们与中山职院已经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将定向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蓝领技工。”黎锐军介绍道。
新闻推荐
聚焦交通“微循环” 助力打通“瓶颈路” 中山市今年已投入超80亿元财政资金用于重点交通项目建设
本报讯(记者张倩通讯员周凤林)记者昨日获悉,市财政局抢抓“双区”机遇,今年以来,已累计投入超80亿元用于西部外环高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