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精“一条鱼” 富了一条村 东升镇90后养殖大户黄嘉华成立合作社,完善脆肉鲩产业链,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中山日报 2020-09-10 07:09

黄嘉华和伙伴们在鱼塘劳作。受访者提供“一条脆肉鲩,富了一条村”,这是在东升镇本地人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作为“中国脆肉鲩之乡”的东升镇,每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这其中也有胜龙村的功劳。

2016年,黄嘉华与父亲以“合作社+养殖户”的模式,发动村中养殖户成立了嘉华脆肉鲩养殖专业合作社。9月8日,黄嘉华告诉记者,他们从最初的脆肉鲩“瘦身”做起,几年来不断完善产业链,目前已经形成了养殖、瘦身、销售一条龙服务。因鱼塘连片开发、出鱼质量得到保证,鱼的销量也逐步提升,使得胜龙村的脆肉鲩养殖业发展也越来越好。

见习记者 陈雪琴

见习生 陆倩柔 通讯员 林簇

以“合作社+养殖户”模式成立合作社

走进胜龙村,一眼望去皆是鱼塘,随手抓一把饲料撒向鱼塘,就能引来成群结队的鱼儿嬉戏抢食。今年29岁的黄嘉华,是嘉华脆肉鲩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销售经理,2016年,他辞去事业单位朝九晚五的工作,“跨界”投身于脆肉鲩养殖行业。

“当时村中许多养殖户因养殖标准、技术不同,脆肉鲩质量不稳定,但是据我观察,整个脆肉鲩的市场前景还是很不错的。”黄嘉华说,成立合作社的初衷也是希望把村里的养殖户团结起来,将选种、鱼塘整治、鱼病防治、出鱼质量控制等闭环管理,只有形成规模化养殖,才能赚取更多利润。于是在2016年5月,他们父子发动村中养殖户,以“合作社+养殖户”的模式,成立了嘉华脆肉鲩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个鱼塘,鱼中开网抓鱼需要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抓取5、6次才能抓完整个塘鱼,而我们3到5天就可以搞定。”黄嘉华说,成立之初规模虽然不大,但也凭借着收鱼速度快等优势,获得养殖户青睐。在塘头收购价一样的情况下,谁抓鱼时间更短,谁就占领了先机,渐渐养殖户就打消了顾虑,前来洽谈合作的也逐渐增多。“现在我们合作社的规模也从当初的30多亩,发展到了1000多亩,人员也从最初的几名发展到了20多人。”黄嘉华自豪地说。

产业链完善,村民每年分红翻倍

“没成立合作社之前,我们每年的村集体分红是1800元左右一股。合作社成立之后,我们的分红达到了3300多元。”胜龙村党支部书记林志强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合作社的成立,促进了胜龙村脆肉鲩产业发展,鱼塘租金收益上涨带来的。

引入清澈的山水,为鱼建造一个“健身房”,不再投喂饲料,自由游动接受一百天的“地狱式”减肥,经过长期的“绝食”,减掉鱼身上的肥膘赘肉,这样的鱼才能卖上好价钱。系上围裙,取网捞起一条脆肉鲩,黄嘉华说,一开始就只有这个瘦身池,如果按照每条鱼10斤重计算,各种成本加起来需要近130元,但是自己养殖、瘦身,成本只需要近100元,于是他们就做起了养殖、瘦身、销售一条龙服务。

“打通这一环节后,我们合作社每亩鱼塘一年大概能赚7000元,行情好的时候赚2万元左右,其中脆肉鲩的利润最高可达5成。”黄嘉华说,这几年下来他明显感觉村里的鱼塘多了,今年受疫情影响,他们也正在考虑深加工、冷链配送等方式,打开销售多元化渠道。他还透露,中山市丽景脆肉鲩食品有限公司计划在村中建设厂房,租用600亩鱼塘,旨在打造集养殖、深加工、冷链配送、市场推广于一体的产业链。希望能吸引更多企业加入这个大家庭,提升村民整体收益和生活水平,摸索出一条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新闻推荐

中山八学位房约市价7.2折起拍

拍卖情报本周介绍的拍卖标的位于荔湾区中山八路周门小区,标的临近重点小学,且保养情况尚可,近期将以约市价7.2折起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