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走到哪 永远都是兵 武警中山支队士兵许磊正式退伍,他说当兵就要当尖兵,离开部队也将继续发光发热
文/图 本报记者 张倩
实习生 卢嘉瑞 通讯员 吴旭航
●“当兵就要当尖兵”
1997年出生的许磊,老家在江苏扬州,身为家中独子,父母平时对他比较宠溺,在家从未干过家务。许磊回忆入伍前的自己,“衣服脏了就放在一边,从来不管,更不会做饭……”2015年9月,18岁的许磊来到武警中山支队服役,开始了为期5年的军旅生涯。
“刚入伍那会总是睡不着,担心自己能不能适应,同时也思考如何提升自己。”入伍之初,许磊就一心想在部队多学点东西。事实上,从小喜欢运动,高中时期就是短跑200米国家二级运动员的许磊很快便适应了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这也让他有了更多的精力与更强烈的欲望去提高自己。
“当兵就要当尖兵!”怀着这样的想法,在部队里,许磊总是踊跃报名参加各种集训。在2018年的预备特战队员集训的特战科目考核中,许磊表现出过人的军事能力,他以29秒攀绳登上21米高的楼房、51秒冲刺400米的成绩获得单项第一,被评为“优秀学员”。
“当兵一天,就要为人民服务一天。”当台风“天鸽”“山竹”肆虐时,许磊和战友并肩作战,一心扑在抢险救灾任务上。“记得台风"山竹"肆虐过后,当晚11点多,我们接到任务到城区各个路段清理路面,保障市民次日出行。”经过连夜奋战,全身湿透了、身上负伤了,许磊都全然不觉,“能够为人民服务,让我觉得当兵有价值,有成就感。”
●难忘爱犬“埃森”
令人意外的是,小个子的许磊还是一名拥有特殊身份的士兵——训犬员。“我从小就喜欢小动物,也想挑战一下自己。”2017年,许磊主动报名到武警广东省总队后勤基地参加警犬员集训。他没想到,迎来的是一只40多公斤重、体长1米多的大型德国牧羊犬,许磊给它取名作“埃森”。
“埃森生性活泼,领地意识很强,让我有点害怕。”许磊回忆道,即便如此他还是壮着胆去与埃森培养感情。大半年里,许磊每天至少花11个小时陪埃森在草地上扑架、玩球,给它喂食,教它学会坐、卧、嗅、靠人行走、障碍、追踪、扑咬等技能,最终做到人停犬停、听从指挥的训练效果。
在集训的第4个月,埃森被确诊患上了埃里希体病。每当发病时,埃森会持续发高烧,还会出现便血等症状。许磊就在犬舍照顾、陪伴它。集训结束后,许磊把埃森带回到了武警中山支队,去年年底还带它参加了澳门回归20周年庆典的执勤任务。
“父母年岁大了,身体也不好,母亲去年做了两次手术都是事后才告诉我。我就想着离父母近一点,尽尽孝心。”今年,许磊选择退役回到江苏老家。退伍前,许磊与刚入伍时一样,早早地做好了规划,找好了工作和学校,打算半工半读提升自己的学历后再考事业编,继续发光发热地为人民服务。“退伍不褪色,是我的庄严承诺。无论在何处,我永远都是一个兵!”
新闻推荐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山监管分局 关于注销《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许可证》的公告 中银保监公告【2020】70号
下列机构经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山监管分局批准,因终止营业注销《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许可证》,批准注销日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