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土地连片改造扮靓中山“北大门” 专访东凤镇党委书记罗绮冬
文/本报记者 黄启艳 见习生 陆倩柔
通讯员 黄春光
图/本报记者 余兆宇
■学习顺德村改经验 谋划工业园连片改造
◎记者:本次调研回来后,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对东凤镇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罗绮冬:在4天的考察行程中,四个兄弟城市的发展都很有特点,非常值得学习。结合所见所闻、所感所悟,立足东凤镇的发展实际,接下来要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具体做到“四个提升”:提升城镇发展能级、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升组织保障能力。
这次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顺德的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东凤与顺德仅一河之隔,同为“中国家电黄金走廊”上的重要一环,且两地产业结构趋同、发展模式相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当前两地都面临着经济发展新动能不足、资源瓶颈突出、土地利用效率较低、工业园区发展质量不高、产业转型升级迫切等共性问题。顺德从2018年开始以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为突破口,奋力闯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顺德之路、形成了村改的“顺德样板”“顺德示范”。
考察的过程中,我既感到冲劲十足,又感到压力巨大。东凤镇有很多顺德的企业,如今顺德明确提出了“引凤回巢”计划,如果我们再不跟上,顺德旧改腾出来的产业空间就会把一些企业吸引回去。同时,我们也从顺德村改成效中看到了前景和希望。东凤在前期深入摸排梳理,认真调研的基础上,于去年底今年初开始,围绕制造业发展,全力推进低效村级工业园区改造。
客观地说,东凤镇目前主要的难点是土地资源紧缺。东凤镇土地开发强度已达59%,并且有25%的土地为保护区。在可利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还面临土地碎片化的问题,镇内没有连片规整的工业园区,难以吸引优质企业和高端人才。以前“点状式”改造未解决碎片化问题,东凤镇必须打破旧有的格局,谋划整片改造。东凤镇正依托村级工业用地精准活化平台,通过统租统管、合资共建或者合股经营等多元化模式,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并以活化平台作为“红娘”牵线,紧密结合政府发展方向及项目用地条件,度身定制最适合经营的产业类型与项目,配套相关政策措施,让企业需求与厂房资源实现无缝对接及精准匹配,公平、公开、有效地解决企业项目落地困难的瓶颈问题,以实现用地最大利用效率。
目前,民乐社区51亩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工改工”项目申报工作已基本完成,即将报市里审批。小沥社区、和泰村、东和平村、同安村、永益村等430亩村级工业园项目也正在有序推进,预计新增工业厂房约90万平方米。今年将以和平村约580亩的土地为起点,从整体谋划,进行成片化改造,力求打破旧格局。下一步,东凤镇将举办大型项目推介会,配套系列优惠政策,大力引进优质企业优质项目进驻。
■一带两轴五组团打造中山靓丽“北大门”
◎记者:东凤镇把自身定位为中山“北大门”,积极融入“双区”发展,通过此次的考察所思所想,东凤镇将如何高位谋划,切实扮靓“北大门”?
●罗绮冬:作为105国道进入中山境内的门户,城镇面貌直接影响着中山的城市形象。打造靓丽的中山“北大门”,既是东凤镇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城市更新的现实需要。从2018年起,镇党委、政府坚持把“三旧”改造作为土地管理工作的重点任务来抓,先后编制了《东凤镇“三旧”改造(城市更新)规划》和《中山“北大门”概念设计方案》,推动中山“北大门”规划面积约11.2平方公里区域城市更新的突破,切实扮靓中山“北大门”。
东凤镇高位谋划,提前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形成了“一带两轴五组团”的总体框架思路,高标准打造清新明亮、蓝绿交织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北大门”。“一带”指以东海水道为滨江绿化带,“两轴”以105国道和东阜公路作为发展轴,“五组团”是指按照产城融合的规划,着力打造智能家电研发制造核心组团、家电制造产业组团、产业新城综合服务组团、物流园区组团和宜居生活组团。
结合城市发展方向,规划好南沙港铁路东凤客运站站场周边建设,精心打造东凤未来城市新客厅。认真谋划“十四五”重点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加快推进“三旧”项目改造,谋划启动民乐、小沥、安乐等条件较为成熟的集中连片改造,加快推动天乙集团1000亩用地连片开发,打造集现代工业、住宅小区、滨江水岸等元素的产业新区。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土地房屋征收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保障。力促南沙港铁路、广中江高速及东凤互通、民古路等省市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打造智能厨电智慧小镇
◎记者:在产业发展方面,作为中国小家电创新基地,东凤镇将如何提升发展动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罗绮冬:上半年,东凤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94亿元,总量居全市第7,相比第一季度,增速的跌幅环比收窄了16.6个百分点。二季度全镇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数据均较一季度明显回升,对GDP增长拉动效果明显,社消零增速基本持平,综合排名位于全市中等水平,经济总体呈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在上半年做了几方面工作:一是贯彻落实各项稳企安商政策,通过开展“万干扶万企”联系企业服务活动、成立美的专班等多途径多渠道服务企业,帮助企业达产增产;二是对重点项目实施“挂图作战”和“倒排工期”,成立重点项目领导挂点督办,重点推进“放管服”项目、村级工业园改造、“工改工”和三旧改造项目全面动工建设;三是多措并举促进企业稳外贸、强内销,通过举办东凤小家电网上全球直播、线上广交会、自有品牌零供对接会、商贸促销活动等积极帮扶企业拓市场促增长。接下来,我们将在保持规上工业增长态势的基础上,补齐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等短板,以项目建设、园区改造、数据挖潜等为主抓手,做好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为中山重振虎威贡献东凤力量。
小家电产业作为东凤镇的支柱产业,将继续培育发展新动能。东凤镇将以中国小家电创新基地为平台,从湾区视野谋划产业发展,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动力支撑的智慧家电产业体系,谋划推动合胜、伊莱特、顶固、华美骏达等龙头企业结成厨电产业联盟,打造智能厨电智慧小镇,努力打造成为中国轻工业绿色智慧产业集群试点镇区。全力引进一批适合东凤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全力实现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每万人拥有量继续保持在全市第一梯队的目标。
新闻推荐
在汕头,有一种童年记忆叫“中山公园”,对郭楠来说也不例外。每个周五晚上都是郭楠一周里最“忙碌”的时候,要挑选花花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