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两地不少企业从单个项目合作到共谋产业链布局 相融发展 以“合”图强

中山日报 2020-08-25 07:06

木林森公司与深圳一家公司签署《深紫外半导体智能化杀菌项目合作协议》,双方合作生产和推广深紫外智能杀菌消毒产品。图为木林森的生产车间(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余兆宇 摄开栏语

一桥正在飞架,深中越发紧密相连。为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回顾改革开放大业,进一步讲好中山与深圳两地同频发展故事,展望“双区驱动”机遇下“深中同城”发展前景,本报聚焦两座城市经济社会往来合作,推出“与特区40周年同频发展”系列报道,梳理同频发展脉络。

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40年,鹏城振翅高飞,昔日小渔村变身“科创城”。40年,与之隔海相望的中山,也在改革开放中书写了令人振奋的制造业发展史,成为制造强市。40年来,产业的发展及区域分工合作程度日益紧密,深圳对中山的产业辐射和合作交融日益密切,两地同城相融发展的意愿越发强烈,早年已有建设深中通道的设想。如今,随着深中通道加快建设,两地企业从分工协作向深入交融推进,两地产业的互为影响和融合度也越来越高,两地企业在战略布局发展上越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统筹策划: 程明盛 黄廉捷

文/本报记者 黄凡

■参与产业分工

两地企业携手合作

深圳与中山仅一水之隔,在地图上是张开的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天气晴好时,两地可隔水相望。

深中通道未开工建设前,两地企业和产业之间,已随着改革开放发展,珠三角产业链的专业分工,关系越发紧密。虽然两地企业不得不舍近求远绕道虎门大桥往来,但这不影响两地企业的互助协作。中山企业具备生产制造产能优势,以创新为底色的深圳企业走在研发创新前沿,两座城市企业合作共赢空间巨大。

今年疫情期间,5G创新技术不断在抗疫中显身手。中山企业深度参与深圳企业5G技术抗疫工程。武汉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施工过程实时直播,用于直播的镜头便产自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光电还与华为合作视讯镜头业务,在接到视讯会议镜头的紧急需求后,确保了货物的及时供应。

为抗疫物资供应链忙碌的,还有中山市依耐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他们为深圳一家医疗企业提供配件,这个拇指盖大小的AF驱动组组件产品,将用于精准测温红外热像仪,确保深圳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紧急供应疫区的医疗器械产品顺利生产。

工业立市30多年,中山市咬定工业发展不放松,拥有3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形成了一批颇具规模的现代产业集群,涌现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健康医药、家电制造等一批产业集群,以及灯饰光源、五金锁具、家具等一批传统特色产业集群。强大的制造“基因”使得中山“隐形冠军”辈出,也赋予了中山参与深圳龙头企业制造产业链的优势。中山上市公司通宇通讯拥有实现远程电调下倾角遥控功能的全套解决方案,实现了与爱立信、华为、诺基亚、阿尔卡特-朗讯、中兴通讯等主要设备集成商基站系统的对接。

不仅许多深圳造产品中有来自中山制造的元素;许多中山造的产品中,也融合了深圳制造的精华。深圳莱福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灯具核心部件LED驱动产品,董事长范勇表示,该公司早在2008年,就在古镇设立了办事处,2019年仅在古镇实现的销售额就达1亿元。深圳市暗能量电源有限公司拟在古镇投资建立暗能量全球首个AI智造无人工厂,打造成具有国际水平的智造4.0示范点,该公司已在中山租下厂房,落户了一条“AI智造无人工厂1.0”版本的生产线,就地融入中山灯饰产业链发展。

■推动产业融合

企业两地布局发展

中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重要的节点城市,到香港、澳门都很方便,未来深中通道建成后,中山与深圳仅是一桥之隔。

致力于5G通讯前沿技术的通宇通讯,2018年在深圳成立全资子公司深圳元圣科技有限公司,借力深圳科创引擎,吸纳优秀人才,利用其技术平台,实现自身产业布局和高质量发展。2017年5月以来,通宇通讯还通过收购和增资控股深圳光为进入光通信领域。深圳光为光模块的主要客户定位于国内外先进的电信设备商、运营商、数通设备商和数据中心客户。随着深圳光为新产品研发的加速,通宇通讯也将推出更多更先进的光模块新产品。》》》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七夕”将至 鲜花价涨 红玫瑰每枝9.9元至12.6元

本报讯(记者李鑫)一年一度的“七夕”佳节即将到来,作为表达爱意的一个节日,情侣间互赠鲜花是少不了的。8月23日,记者走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