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下沉一线听心声,外出学习取“真经” 探索“从管到疏” 停车“由乱变治”

中山日报 2020-08-14 06:59

本报讯(见习记者 陈家浩 实习生 袁嬿淇 通讯员 刘洪希)8月13日,记者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自创文工作开展以来,交警部门既重拳出击,整治不文明交通行为或交通违法,也深入一线倾听市民的心声并解决痛点难点;既实现从管到疏,探索停车管理“新模式”,也坚持宣传先行、柔性执法,让中山的交通管理工作更有温度和热度。

“中山城区共有机动车辆150万辆,但车位此前仅有7000个,这是远远不能满足市民需求的。针对这一困扰我们多年的痛点、难点,我们采取深入一线倾听市民心声、外出学习汲取先进经验的方式解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指挥中心主任戴宇文说,借此,市交警支队顺利解决了库充市场周边路段乱停车问题。

库充市场长期存在停车位设置不足或不规范、市民有车位而不愿意停等现象。戴宇文说:“交警支队持续在一线倾听市民心声,在顾及他们感受的同时,更坚持依法依规进行管理。与商户交谈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他们的货车有装卸需要,便立刻设置专用车位,每次装卸不得超过半个小时。这一时间同样是咨询商户意见后确定的,装卸专用停车位的出现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同时,交警支队积极探索停车“新模式”,到肇庆等地学习先进经验。通过主动与城管和各区通力合作,由属地出资,共新规划了8000个汽车、1.5万个摩托车停车位,实现交通管理工作的“从管到疏”。

另一方面,交警支队坚持宣传先行、柔性执法,常态化组织文明交通志愿者活动,还通过制作宣传海报、组建中山交警“1+24”新媒体矩阵、发送“挪车”“点赞”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宣传,“过去收到交警的短信,往往是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告知。如今我们通过查看监控,向主动礼让行人的司机发送短信点赞,小小的一条信息也能起到宣传文明出行的作用。”戴宇文说。与此同时,依托视频云、智慧交管2.0等多个系统,交警支队实现智慧执法。“通过监控发现不文明交通行为或交通违法后,我们将通知负责的"路长"、协调附近的交警赶往现场,大家也会随手拍下设备损坏、违停等现象发到微信群中,由相关负责人进行解决。”

据了解,自6月中旬以来,交警支队指定113名交警“路长”长期驻守,实施定点执勤、铁骑巡逻、无人机巡空三位一体勤务新模式,累计投入警力2.1万人次、交通志愿者9600人次,交通秩序得到进一步改善。“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攻克交通管理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坚持从管到疏、柔性执法,让文明礼让、守法出行成为中山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戴宇文说。

新闻推荐

从土地证办理到施工许可证签发仅用145分钟 中山市首个“拿地即开工”项目正式动工

本报讯(记者谭华健郭锦润夏升权)8月13日上午,中山市首个“拿地即开工”项目——广东利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部建设项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