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首个残疾人直播间开通 年内培训200名优秀残疾人成为头部主播,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
本报讯(记者 徐钧钻)今年8月11日是全国第十一个肢残人日。中山市首个残疾人直播间当天上午在西区水牛城BLUEBOX直播孵化基地开通,将为广大残疾人主播提供专业直播空间,基地的专业团队还将为残疾人主播免费提供一对一专业辅导。
市肢体残疾人协会主席卢展强透露,计划通过半年的系统专业培训,把200名优秀的残疾人培养成头部主播,为中山市残疾人种养、残疾人制造产品提供带货销售服务,开拓残疾人的就业和创业新渠道。
据悉,早在今年6月,由中山市肢残人协会就联合多个单位共同推出公益主播培训计划。该计划由中联创中南服饰产业园提供场地、培训资金,西区电商创业学院负责制定培训大纲,提供师资力量,落实课程的培训,中山市互联网应用创新协会提供网络学习平台等,市肢协发动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参加学费全免的公益培训。据悉,该培训班培训实行线上线下结合,其中每周六开展线下培训,每周二、周四线上培训,每个学员接受培训达40小时课程。经过5个星期的培训,已有30个残疾主播学员正式毕业。
来自石岐区的梁嘉濠因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肢体残缺。通过成人高考在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后,他先后换过3份工作,“虽然中山的残疾人就业环境相对较好,但比起健全人士,我们的就业选择还是相对较少。”通过参加培训课程后,梁嘉濠先后在拼多多、快手等平台尝试直播带货,尝到了新业态给残疾人就业带来的新机遇,愿意继续在这个行业里成长。
南朗镇的梁炳贵一家人原本过着幸福的生活,几年前的一场严重疾病,使他身体致残,一贫如洗。尽管身体残疾,但梁炳贵不抛弃、不放弃,他和妻子承耕了南朗左步村的11亩农田,收成好的时候,每个月能有几千元收入。在参与直播带货后,梁炳贵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了他的农产品,拓展了新的销售途径。未来,他还计划在当地种植一批无核荔枝。
卢展强告诉记者,中山市首个残疾人直播间建立后,这30个“毕业”主播每天都可以来到现场获得直播实习机会。直播间将通过举办直播带货比赛,筛选出优秀学员推荐给西区企业、商家跟踪培养,优秀学员经过培训,推荐给直播机构。同时仍将继续举办类似的公益主播培训计划,孵化出更多残疾人主播。
新闻推荐
中山市开始编报2021年重点项目计划 新增“新基建”和高质量创新带动项目
本报讯(记者黄启艳通讯员刘遥)近日,中山市重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市重点办”)发布《关于编报2021年重点项目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