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之友”:让悦读之花处处开放

中山日报 2020-08-08 07:03

交通银行南新支行内的“图书馆之友”。走进位于中山市岐关西路交通银行南新支行,记者看到,等待办理银行业务的市民不再只能依赖刷手机打发时间,他们还可从“图书馆之友”中邂逅一本心仪的图书,让书香滋养灵魂。该“图书角”是中山纪念图书馆与交通银行中山分行联合创建的中山市首家银行公益性图书馆,自今年6月24日投入使用以来,受到了市民的大力点赞。目前,多家银行都在积极申报“图书馆之友”项目,践行金融社会责任,为广大市民提供宁静雅致的阅读学习空间。

市审计局是2019年“书香机关”,也是全市第一个参与“图书馆之友”全民阅读服务的机关单位。负责对接该项目的审计局工作人员郭小姐表示,“图书馆之友”的建成进一步丰富了该局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形成了“好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通过积极参与"图书馆之友"活动,全体干部职工掀起了全民阅读的新热潮,营造了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全面提高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为中山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除了企业和机关单位,在中山28家中小学校,孩子们也可能遇见“图书馆之友”。该项目已将触角延伸至中山农村,在阜沙、黄圃、三乡、板芙、古镇、小榄、南朗等镇区建立阅读点,为乡村中小学、党群中心送去不少于1000册图书,如协助南朗左步书屋建设,为其增加馆藏图书3000册,与全市图书馆联网,实现图书通借通还。这些举措有力推动乡村群众开展全民阅读,读好书、多读书,用文化促进乡村文明振兴。

据中山纪念图书馆信息与技术部副主任张铁柱介绍,“图书馆之友”是中山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项最新创举。自2020年6月9日启动,截至于2020年7月23日,中山市共53家企事业单位项目提交了申请,其中,党政机关共17家、事业单位(含学校26家)共28家、银行共2家、企业共2家、学习型组织3家。目前,所需135551册图书的配送已全部完成。

据介绍,“图书馆之友”项目是中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一个新亮点。近年来,中山市一直积极推进“以中山纪念图书馆为总馆、各镇区图书馆为分馆,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室)、街区自助图书馆、流动图书馆(车)为服务点”的三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引导各行业图书馆(室)、共享阅读空间组成图书服务联盟。目前,中山市已建成1个市级馆,24个镇(区)分馆,271个行政村(社区)图书室和32个街区自助图书馆,在全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内,实行一卡通、通借通还、数字资源共享。2020年上半年,全市镇(区)分馆及街区自助图书馆文献借阅册数为115万册次。

为拓展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有效提高馆藏文献的借阅率,中山纪念图书馆与党政群团单位、学校和酒店等企事业单位、学习型组织建立友好的共享借阅关系,将相关单位、学习型组织确定为“图书馆之友”,由中山纪念图书馆根据各单位、组织的实际需求把图书批量借给党政群团单位、学校和酒店等企事业单位、学习型组织,让书香飘进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对于“图书馆之友”的具体运作流程,张铁柱向记者做了以下详细介绍。他特别提示,因为个别“图书馆之友”设在共建单位内,并非对所有公众开放,建议从“图书馆之友”或图书馆借出的书籍最好到图书馆归还,以方便更多人可以阅读。图书馆会根据共建单位的申请,及时补充“图书馆之友”所空缺的书籍。

◎问题1:成为“图书馆之友”需要哪些条件?

●回答:共建单位需要一定面积的图书展示和阅览场地,设有相对独立、开放、整洁、优雅的阅读环境,设有专人负责保管中山纪念图书馆图书,同时可以利用图书馆的转借系统进行图书管理,实行免费借阅服务。

◎问题2:谁可以在“图书馆之友”借书?

●回答:持有中山市图书馆总分馆读者证的人员均能在“图书馆之友”转借图书。 “图书馆之友”项目由所在单位设有专人负责图书的保管和日常运营管理,并为该单位员工提供免押金借书证办理,通过微信移动平台实现图书转借服务。同时读者们也可以在支付宝“借阅宝”生活号上或微信“粤省事”小程序上免费办理读者证,快速办理,无需排队等待。

◎问题3:有哪些书可以借?

●回答:该服务点所入藏图书包括政治、党建、经济、文学、旅游、休闲等类型,注重实用性和普及性,适合基层群众阅读。图书馆内也同时开设了融入音频的有声特色阅读方式,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阅读服务。具体需要配置哪些书籍可由共建单位来挑选,也可以由共建单位提出所需的图书类型,由图书馆负责配置。

◎问题4:在“图书馆之友”借的书籍如何归还?

●回答:通过图书转借功能,凡持有中山市公共图书馆读者证的市民均能在“图书馆之友”之间、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点之间实现图书接力互借,并在“图书馆之友”或中山市图书馆总分馆系统内归还图书。

文/本报记者 廖薇 图/通讯员 张玉柱

新闻推荐

香港今下午公布全民自愿检测细节 两周后有望开始

文|《财经》特派香港记者焦建编辑|苏琦因香港目前的私营及公立机构不足以承担全民检测的任务,中央政府对香港的支持主要是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