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曲”二重奏双钢琴音乐会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 黑白键演绎浪漫与恢弘
文/本报记者 廖薇
图由采访对象提供
■两台钢琴奏响多彩音乐
两台钢琴,在小剧场的舞台上并肩而立;两双巧手,在176个黑白键之间翩翩起舞;两条旋律线,相互交错、重叠,让音乐变得更加立体。演出当晚,曲大卫与张诗乐配合默契,将自身的艺术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演出的上半场,从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的《三首前奏曲》、墨西哥著名作曲家马奎斯《丹戎舞曲第二号》到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前奏曲》,旋律或欢快、或蓝调、或热情、或朦胧,音色变化多端。演奏之余,曲大卫和张诗乐还相互以幽默生动的导赏,将曲目背后的文化娓娓道来。两位音乐家表示,这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他们首次在乐迷面前演奏,压抑许久的激情终于得到释放,在演奏中,他们竭尽全力,希望给大家带来最美好的体验。当晚的选曲也特意选择了更容易感染观众的曲目,“通俗而不高冷”。在演奏勃拉姆斯的作品时,他们加入了一点吉普赛风格的颤音;在演奏格什温的爵士风格音乐时,“我们每一场都会弹得不一样。”
曲大卫和张诗乐同为灵魂室内乐团的成员。他们在性格和演奏风格上都有许多相近之处,除了钢琴演奏,他们也从事作曲和指挥。张诗乐称,因为这层关系,他们在研究乐谱的时候不光会关注作品演奏本身的要求,还会带着宏观的思维分析它们的曲式、节奏与和声。整场音乐会基本按乐曲的双钢琴版本完整呈现,但在返场环节,两人不循规蹈矩,玩性大发。这一段“不靠谱”的演出只需一个眼神沟通,心有灵犀的他们便即兴发挥起来。在演出前,两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最后会玩成怎样,一切视当日的天气、心情和现场气氛而定。
当晚合作难度最大的是下半场的《命运交响曲》。两位音乐家表示,今年是特殊的一年,本来,时逢贝多芬诞辰250周年,各地都会举办相关的音乐会纪念乐圣,但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音乐家们也不得不转换表演形式。如今,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两人终于有机会来到中山为大家表演,他们特别感恩。这首交响曲的寓意不言而喻,它体现了人类对命运的抗争与不屈精神,这也是他们对在特殊时期付出过努力的人们的致敬。
■与中山琴童分享学琴心得
这是曲大卫和张诗乐第二次来“星期二艺术沙龙”,上一次,他们都是作为别人的钢琴艺术指导,这次不仅是他们的演出专场,他们也参与了中山 “扶持青少年艺术素质提升计划”,在8月3日晚开设免费大师班,与中山青年及一众艺术爱好者做艺术交流,分享钢琴演奏的技巧与心得。
曲大卫和张诗乐都是从三四岁开始学习音乐,在童年印象中,他们坦言,父母对其十分严厉,值得庆幸的是,走过辛酸的历程,他们如今仍在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曲大卫说,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家长的引导十分重要。如何给孩子营造艺术的氛围,以美妙的音乐萦绕其日常生活,如何帮助孩子平衡学琴和文化课学习之间的压力,都需要漫长的过程。而一个孩子是否能走上专业道路,还是要看天分。不过,现在的家长已经更加开明,报考专业音乐院校不再是琴童未来的唯一出路。对很多琴童而言,大可不必将考级与比赛同学习乐器挂钩,音乐不是竞技,不需要拘泥于名次多少,自己是否喜欢才最重要。
张诗乐坦言,在考上沈阳音乐附中以前,自己也是被父母逼着学琴的,但当身边都是学琴的同龄人时,通过与他们的合作交流,和频频的上台表演,他发现,“童年阴影”也在观众报以的热烈掌声中消散而去。他认为,是否应该学琴首先要看个人兴趣,在学琴过程中遇到瓶颈时,好老师的引导非常关键。这时,孩子需要建立成就感,可以尝试设计一些音乐表演环节。“从事音乐演奏,必须学会面对观众。”他人的认可,对孩子的学习是一种鼓励,哪怕出现舞台失误,也要多鼓励,而不是打击,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孩子也会自然而然被音乐的美妙所吸引。
新闻推荐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山监管分局 关于换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许可证》的公告 证2020-50号
下列机构经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山监管分局批准,换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许可证》,现予以公告:中山农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