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困难群体 凝聚文明力量 市民政局开展系列“扶老助幼关爱帮困”志愿服务,推进中山市创文工作再上新台阶
记者了解到,当天的活动仅是近期市民政局开展的系列“扶老助幼关爱帮困”行动其中一场。连日来,通过一系列的暖心行动,他们将最新的民政法规和社会救助政策送到有需要的群众手中,而机关党员志愿者也通过这系列走访,密切了党群关系,为下一阶段持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收集了第一手的资料。
■ 扶老助幼扶残助弱凝聚文明力量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文明的定义很大,落点很小,在伟人故里中山,近日一场场暖心的活动滋润着不少困难群体的心田。2日上午,由市民政局、南区办事处主办,市慈善总会协办的“爱心进社区,文明传力量”关爱困难群众创文志愿服务活动在南区祈安苑举行。一群由党员先锋组成的“红马甲”志愿者冒着大雨入户探访,给中山困难群体送暖心包、健康服务。
住在南区祈安苑的峰仔(化名)是一名肢体残疾人,日常的生活起居全靠母亲贴身照顾,全家唯一的劳动力父亲是一名装修工人,受疫情影响已经将近半年没有工作收入。当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沈名晓与局机关党员志愿者、南区社区医生及志愿者一行来到他家时,峰仔露出了久违的微笑。社会医生和志愿者分别为峰仔做了健康检查,并细心地询问一家的近期的生活状况。当了解到一家的经济状况,沈名晓嘱咐市慈善总会和社区工作人员为其申请了临时救助。
“除了组织志愿服务队伍对社区困难群众入户走访、送医送药、提供政策普及外,我们还进行了文明城市相关的调查问卷,为困难群体提供建言渠道。”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科科长陈启枢说,这些一手资料将为他们下一步持续完善社会救助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不断织密兜底保障网,着实提升市民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幸福感。
■ 暖心民政政策送到居民身边
除了入户探访,如何将党委政府出台的救助政策“送”到居民身边,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8月4日晚,一场由市民政局和石岐区办事处共同举办的“扶老助幼传善心,志愿服务暖人心”——市民政局关爱困难群体志愿服务暨政策宣传活动在石岐大信一楼中庭热闹举行。7个摊位包含了养老服务和困境儿童救助政策宣传、社会救助政策咨询、大病困难帮扶政策咨询、残疾人两项补贴及相关政策咨询等。除了摊位咨询,现场的舞台区还通过小游戏及有奖问答的形式与现场市民互动,提升政策知晓率。
志愿者凤姨告诉记者,她是一名资深的博爱行动义工,平时就喜欢在社区里访贫问苦。“很多残疾家庭和困难群众信息比较闭塞,遇到困难不知道哪些救助政策适合他们,又不知道到哪里求助。参加了这次活动后,我们更清楚相关福利政策的申领条件与流程,将发动更多的身边市民,参与到这样的信息传递中。”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除了上述两场活动,在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中,市民政局结合民政特色,借助市慈善总会“博爱商城”捐助平台的资源优势,在多个镇区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与群众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了他们的身体情况、生活状况和困难需求,为他们宣传和解读党的政策、民政法规和创建文明城市精神,突出民政人的“为民”本色和“爱民”情怀,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孤寡老人和困难对象的家中。未来他们还将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在创文过程中着实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凝聚广泛的文明力量。
文/徐钧钻 钟民轩 图/钟民轩
新闻推荐
“远看灯火照,近看像个庙,里头人马喊,外面哈哈笑。”在河北唐山地区,流传着这样一条谜语。熟悉皮影戏的朋友都知道,这则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