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妇产科医生赵江红援藏近三个月,给当地医院带去多项新技术 为高原女性守好第一道健康防线

中山日报 2020-07-29 06:54

赵江红医生带领当地医生实施妇科手术。援藏近三个月了,中山市34岁的年轻妇产科男医生赵江红用精湛的技术,踏实的工作作风,为高原女性带去健康,牢牢守住她们的第一道健康防线,让当地医院和患者都赞不绝口。日前,记者连线采访了他。

本报记者 周映夏

让妇产科诊疗水平上新台阶

赵江红是小榄人民医院妇产科的一名男医生,他说,新冠疫情未能冲在前线,尽管在单位的疑诊病房工作,仍有些许遗憾。偶然间在单位微信群收到援藏报名的通知,怀着为藏族同胞奉献绵薄之力的心情,立即向院长报名,后来他幸运地成为了中山医疗援藏队的一员。

赵江红医生和队员们于4月28启程来到西藏工布江达县,接触工布江达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后,他发现当地医院的妇产科除了开展常规产科接生,其他业务几乎为零。5月因为是虫草季,当地村民都去山上挖虫草,每日妇产科门诊量仅8人次,平均每日住院人数3人。门诊就诊系统无登记患者联系方式,像羊水偏少,胎膜早破这种低微情况也常常需要上转其他医院。住院患者没有计划分娩的概念,门诊异常阴道流血经常性未能查明原因仅用中成药治疗。他发现当地医院的妇产科管理稍混乱,诊疗不规范。

发现各种问题,怎么办?只有对症下药。入藏第一个月,赵江红医生结合中山地区医院管理规范,完善了门诊就诊患者联系方式及登记,疑难重症患者门诊随诊,将目前国内最新的协和版诊疗常规同妇产科实际情况结合,规范妇产科常规诊疗。他引进目前较为常用的妇产科常用药物,如达芙通、拉贝洛尔、间苯三酚等,同时开展计划分娩、安胎、月经病等诊疗。

赵江红医生说,入藏后经过3个月的努力,当地医院妇产科门诊病人明显增多,日门诊量平均上升到25人,近期妇产科11张病床常常住满,偶尔会需要去外科借用2张床,而且病人及家属都十分客气,医患关系融洽。他希望在接下来的帮扶中,妇产科医生能熟悉地掌握妇产科规范诊疗,开展常见的妇产科手术比如阴道助产、无痛人流、结扎等技术,使得当地医院的妇产科诊疗技术更上一层楼,达到普通二级医院水平。

多项妇产科新技术从无到有

入藏1月余,赵江红医生在一次清点器械时发现阴道镜设备,当地医院放置3年的阴道镜就此解开尘封。

赵江红医生表示,3年前,西藏自治区政府部门为响应国家号召,准备全面开展宫颈癌及乳腺癌两癌筛查工作,各地区妇保机构曾接收来自自治区捐赠的1台阴道镜。当时仅指导2小时的无病人在场的阴道镜操作培训,但由于培训时间短暂,大部分医生未能掌握该项技术。过去的两年里,工布江达县人民医院妇产科负责县域内的所有妇女两癌筛查工作,针对宫颈癌仅行HPV、TCT检查,发现异常即转诊,未进一步追踪。

发现尘封的阴道镜后,赵江红医生便数次开展了阴道镜知识的业务培训、阴道镜报告及图片解读。6月11日开展了工布江达县首例阴道镜检查,其后每周均有患者行该项筛查,到目前已开展近30例阴道镜检查,依据目前情况拟定今年的阴道镜检查项目予以超过300人次。

与此同时,赵江红医生还带领科室医生开展了首例无痛人流,无痛清宫,宫颈活检,腹腔镜结扎等技术。

下乡义诊让村民求医更便利

在近3个月的援藏中,赵江红医生先后5次下乡,分别到仲沙乡牧区、嘎木村、金达镇尼壁沟、加兴乡、娘浦村等地,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来到工布江达第一次下乡去仲沙乡虫草点巴朗村。

赵江红医生说,尽管已经5月份,那里依然寒风呼啸,雨雪霏霏。沿途的山路崎岖不平,时而在悬崖峭壁边,时而在水流湍急的石路上,驱车颠簸3个小时才能抵达海拔5000米的巴朗村山沟里,为这里的藏族同胞开展义诊活动。

巴朗村海拔较高,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平时村民们有病痛很难寻医问诊。当时又正值虫草采挖季节,村民们要抢抓时间挖虫草,常常放弃疾病治疗。得知这一情况后,医疗队决定送医送药到家。赵江红医生说:“当时我们还未完全适应高原气候,一下子来到氧气浓度不足内地60%的地方,一个个口唇紫绀,头晕头痛,脸色苍白。”但大家顾不得休息,立即进村入户为村民做健康检查和咨询。

赵江红医生表示,近期他将开展一期村医培训,针对孕期妇幼保健、妊娠期高血压诊疗规范、产科出血、高危孕产妇管理及转诊等方面的问题,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让村医了解孕产妇的基本保健及安全转诊知识。同时现场指导手套制作止血球囊,预防转运途中大量出血危及孕产妇安全。

赵江红医生说,近三个月的援藏,他们已经和当地医生及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希望在接下来的援藏工作中,能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更多的藏族同胞解除疾病的痛苦,为高原女性守好健康第一道防线。

新闻推荐

资产租赁项目公告 买卖资产就上中山产权交易网!

一、受委托,中山市港口镇木河迳西路7号领尚明珠苑3幢2—6卡商铺租赁项目(项目编号:200700D0ZL11),出租标的为商铺,建筑面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