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引进中山首台“人工肝”设备 “人工肝”治疗让肝衰竭男子转危为安
本报讯(记者 张倩 通讯员 卢鑫瑜)7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第十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记者昨日获悉,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科新近引进了中山首台全新的“人工肝设备”——Spectra Optia 血液分离系统,顺利投入临床应用,已对三名患者实行了该项治疗。据悉,该设备目前为整个珠三角地区最先进的“人工肝”设备,该系统的引进将进一步提升中山重症肝炎等方面的治疗水平,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今年49岁的中山居民魏先生就是其中一个受益者。据了解,今年6月份开始,魏先生饭量越来越少,吃什么都感觉恶心、想吐,强行吃下去,肚子就像里面有一团气一样,特别胀。渐渐地,他还发现自己尿色越来越黄,家人和朋友说他眼睛和皮肤也变黄了……
经过进一步检查后,魏先生被诊断为“肝衰竭”。该院肝病科团队向他介绍了“肝衰竭”的疾病科学规律、特点,并建议他在基础的打针、吃药治疗上,进行“人工肝”治疗。
幸运的是,在接受一次人工肝治疗后,魏先生的病情迅速得到了缓解。出院当天,他和家人拉着主管医生、护士,说了好多次谢谢。
据该院肝病科专家祝达介绍,肝衰竭是肝脏功能迅速恶化、伴有严重的消化道症状的一种疾病,诱发的原因一般是严重的炎症。一旦被诊断肝衰竭,如果不及时治疗,有一半的患者面临死亡的威胁,到了疾病的后期,如果不能及时肝移植,很容易出现生命危险。肝衰竭诊断上有两个重要指标,一个是“总胆红素”,也就是俗称的“黄疸”,另一个是“凝血功能”。简单说,总胆红素越高,凝血功能越差,肝衰竭越重。而“人工肝”治疗,就是通过机器,模拟肝脏排泄胆红素的功能,消除炎症因子,并用富含凝血因子的血浆来替换患者薄弱的血浆,从而可以快速地降低总胆红素,改善凝血功能,消除诱发的炎症因素,减轻肝衰竭。减少患者疾病风险,降低死亡率,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闫莹莹)中山文旅融合发展再结硕果。7月中旬,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广东省173个首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