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后导 半扶半放 例谈综合实践活动的落实与感悟
大涌镇岚田中心小学李聪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自制特色食品》中,老师采用“先做后导、半扶半放”的方法,效果较好。“先做后导”是指教师方面的引导指导;“半扶半放”指来自家长方面的帮扶。与家长密切配合,家长在家帮扶孩子完成自制美食。教师先让学生在家尝试接触自制美食,课堂上再引导学生品美食、谈感受。
●与语文巧妙结合,引导孩子接触美食
综合实践活动《自制特色食品》与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第五单元有一些相似,为了更好地将综合实践活动和语文内容相结合,老师采用“先做后导”的方法。从开始准备到课程结束,一共做了以下几件事情:
先布置炒菜作业,让学生提前与厨房接触。老师先在班级微信群发出通知,布置作业:预习《综合实践活动》第43页内容,周末先让学生学习做菜。特别强调:做菜的过程是学生单独完成,家长在旁边指导。要求学生在班群发图片、学生写作文《我学会……》。周日晚上,有一小部分家长发来图片到班群。星期一早上同学们都把作文本交上来了。老师看后感觉有点不对劲,怀疑有一些作文是仿照作文书写的。
再家访了解情况,让每一位学生亲自参与。因为发班群图片的家长不多,因为学生写的作业《我学会了……》不够真实,老师对全班同学进行家访,重点了解上一周末学炒菜的情况。发现有很多学生都没有亲自下厨。家长们一致支持老师布置的作业,提前和学生准备好食材,帮学生拍图片、录视频,并发到班群里。
这些为后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自制特色食品》奠定了基础。在学生第一次接触厨房后,在《自制特色食品》活动前,老师还制作相应表格,让学生们做好记录、完成表格填写。
●与家长紧密联系,指导孩子做美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自制特色食品》活动中,尝试“半扶半放”的方法,与家长们沟通好,让家长在家指导孩子自制特色食品,家长利用家里的各种条件,为孩子准备好食材,在一旁现场指导和帮扶孩子完成自制特色食品。
家委会家长积极主动为全班家长提供中山、大涌本地美食菜谱、链接等。热心的本地家长提前指导孩子做当地美食,帮孩子录视频,发到群里,供其他家长和同学学习。全班同学都提前腌制萝卜,有发图片到班群;部分同学提前自制特色美食,拍照并录像。有三名同学家长帮学生提前录视频,作为上课时的示范内容。全班39位同学,每一位同学都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了自制特色美食。
●与同伴分享成果,引导孩子说感受
学生有了第一次接触厨房的经验,学炒菜,到腌制萝卜,再到自制特色食品。综合实践活动课之前,老师让家长和学生准备好自制美食的食材。星期四的课堂上,介绍和播放同学自制的特色食品后,让孩子们拿出自己自制的美食,与同伴一起分享。看到图片、看到自制特色美食的视频过程,很多学生都“哗!哗!哗!”地说个不停,在闻美食的环节,很多同学都垂涎欲滴了。在互相分享自制劳动成果时,同学们异常兴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无比开心。
品尝39种自制美食后,学生们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我们第一次做美食,能体会到爸妈的不易。今后我们要多做家务,为爸妈分担家务。”……
综合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强责任感,学会感恩,这正是目前社会所需要的。在《自制特色食品》活动后,学生和家长的反应都很好。“先做后导、半扶半放”的方法,可以在每一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尝试,多一份尝试,会有多一份意想不到的收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周映夏通讯员黄琳)7月26日上午,市中医院联合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举办了“全飞秒微笑中国行——中山站”摘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