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所学校参与文明校园创建,7名学生获选省“新时代好少年” 中山: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中山市纪中三鑫凯茵学校学生排队去上音乐课。卢子衡摄
南区恒美小学学生正在值日,为班级打扫卫生。卢子衡摄
中山市东区朗晴小学获评全国文明校园。受访者供图
今年6月,年仅8岁的中山学生王明泽入选成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候选人。5个月前,在湖北武昌火车站,王明泽透过高铁的车窗,高举着一幅蜡笔画,自发地为“武汉加油”,为搬卸抗疫物资的全体警察加油,获得20位铁警敬礼目送。
事后,王明泽对妈妈说:“我长大了也去当医生,去救别人的命。”一个长达49秒的暖心画面被多家媒体转载报道,受到网友热议。“想起这件事,我们感觉孩子瞬间长大了。她的成长离不开学校长久以来的德育教育,他们不仅教书更育人。”王明泽的妈妈既感慨又欣慰。
今年7月,包括王明泽在内,共计75名来自全市各学校的学生获评2020年中山市“新时代好少年”。每一位“新时代好少年”的成长都离不开其背后文明校园的培育与引导。近3年来,中山实现全市文明校园创建100%全覆盖,涌现出朗晴小学、中山纪念中学、中山市华侨中学、开发区第一中学等一批市级、省级甚至全国文明校园,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南方日报记者曾艳春通讯员廖喆
高举蜡笔画为武汉加油
获20位铁警敬礼目送
2020年2月14日晚上,Z235次旅客列车临时停靠在武昌火车站站台。当时,武汉正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站台上没有一位旅客。透过车窗,和家人一起回广东的王明泽看到,寒风中一群武昌铁警正不断从列车往外搬运物资,一箱箱纸皮盒堆放在车窗外的站台上。
静静地看着窗外,半小时后,王明泽忽然明白了,这批铁警正在搬运送往湖北抗疫前线的物资,支援战疫第一线。此时,国内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5090例,累计确诊63851例,正是湖北等地抗疫物资最紧缺的一段时期。
“妈妈,我的那幅画呢?”王明泽问。这是旅程开始前几天,她曾参加中山市三乡镇大布小学“祝福祖国,记录温暖”德育主题绘画征集活动时,为抗疫加油而创作的:病毒化作一团黑色气体向人们袭来,一群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身后正是美丽的家园,他们拿着盾牌、针筒,正在和新冠肺炎病毒作斗争。上面还写了稚嫩的八个字——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窗外,武汉铁路公安处武昌车站派出所的20位民警正在争分夺秒地转运物资,并未察觉到王明泽的举动。20分钟后,140余箱物资转运完毕后,铁警转身才发现车厢内一个小女孩一直坚持托举画作,为自己加油。
这时,武昌车站派出所教导员应伟,隔窗向着小女孩敬了个礼。
“那一刻,我女儿马上也给警察回了一个少先队礼。”王明泽妈妈说。21时15分,车门关闭,王明泽朝着窗外站台上的铁警挥手道别,站台上全体民警列队敬礼并目送列车徐徐驶离,这短短的49秒的暖心画面被众多媒体报道、转载。
“刚得知她在武昌高铁站的举动时,我并不惊讶。”大布小学二年级一班的班主任肖慧茹说,“在疫情的大环境下,孩子虽然年龄小,但已经懂事了。在学校教育引导下,他们学会了感恩,懂得武汉人民的付出,也懂得全国人民的团结。”
“孩子能有这样温暖的举动,除了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也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学校布置的德育作业,我们不会带着这福画回来。我们很感谢学校,教育孩子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王明泽妈妈说。
从笑脸墙到家校义工队
全国文明校园立德树人
7月,盛夏蹁跹而至,中山不少小学生开启了长达两个月的暑假生活。与其他学生一样,就读于中山市东区朗晴小学四年级的梁纤秾,在暑假期间获得了一本名为“美好生活,文明导行”的粉色小册子。
这是一本带动学生参与德育实践的小册子。“作为全国文明校园的朗晴学子,我希望孩子们争做文明人,共创文明城市,用言行践行文明,传递文明力量。”朗晴小学副校长方燕说。
小册子巧妙地把实践活动与德育教育融合在一起,通过倡导学生参与垃圾分类、文明上网、节水节能、拍摄文明场景、书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毛笔字等方式,让学生践行文明行为。
中山市东区朗晴小学是一所由东区党工委、办事处投资兴建的现代化小学。自2017年起,该校被评选为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成为全省、全市为数不多的全国文明小学。3年来,朗晴小学组建了12年之久的家校义工队、为学生建设的笑脸墙更让人深刻地体会到全国文明校园背后代表的价值与意义。
“朗晴小学是一所村校合并的小学,2008年建校之初,学生大部分来自东区的村庄。刚从村内小学转到朗晴小学,不少孩子都有不自信甚至自卑的心理。观察到孩子的心理变化,我们搭建了一块笑脸墙。”方燕说,笑脸墙收纳展示了全校孩子的笑脸,每位孩子都能在墙上找到自己。
“每当孩子毕业了,我们会把笑脸墙的缩小版制作出来,放在笑脸墙旁,供毕业生返校纪念。”方燕说,打造笑脸墙的目的在于教育孩子平等的观念,同时通过展示笑脸的方式,让孩子更自信,摆脱自卑心理。
“德育教育能让孩子成为正直善良的人,这是教育给孩子一辈子的财富。”梁纤秾的妈妈受到学校文明教育的感染后,主动担任朗晴小学家校义工队队长近4年之久。随着学校学生和周边车辆不断递增,家校义工队开始承担起家校护卫工作,“家长们言传身教,教育了孩子,也感动了我们。无论刮风下雨,他们都坚持保证校园周边的安全及交通通畅。宁可自己淋湿,也不愿意孩子受伤。”方燕说,从2017年起,担任家校护卫工作的人群从家校义工队扩展至全校家长。
12年来,以梁纤秾的妈妈为代表的家校义工队队员不仅担任家校护卫工作,还积极组织绿色爱心回收。每周五早上,义工队倡导孩子把家里积攒了一周的可回收物品拿回学校,进行回收,回收款项注入朗晴小学亲子义工基金,帮助有困难的人。
孩子们从绿色回收积攒来的每一分钱都成为了一次次善举。每逢双周六,义工队的家长和孩子分组探访失明的梅婆婆、患有智力障碍的德仔、70多岁行动不便的泉叔家。义工队为梅婆婆、德仔打扫卫生、修理家电,带着朗晴小学亲子义工基金购置肉菜,为老人做一顿家常菜。“孩子从中懂得了如何照顾他人,慢慢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梁纤秾的妈妈说,通过善举对孩子言传身教,也成为孩子今后成长的一笔财富。
朗晴学子在义工活动中的点点滴滴都将在学校广播节目中被完整地播出。“他们的行动被认可,从而也带动更多的孩子加入到文明行动中来。”梁纤秾的妈妈说。
打造“六个好”德育高地
文明校园创建100%覆盖
自2016年起,中山市在全市全面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全面覆盖全市330所高校和中小学校,中山市东区朗晴小学仅仅是全市推进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一个缩影。各镇区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实现“一校一品”,围绕“六个好”创建要求,打造特色鲜明的德育高地。
“六个好”指领导班子建设好、思想道德教育好、活动阵地好、教师队伍好、校园文化好、校园环境好。中山将“六个好”作为常态化的工作、重点工作落实好,将文明校园创建作为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中山市杨仙逸小学体育路学校除了落实“三心教育”“好家风建设”“日行一孝”“每月一菜”等特色教育的同时,还设立“校长课堂”,把文明校园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由校长担纲挂帅组织开展。
中山推进文明校园建设,更注重创建机制“细”。制定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引导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管理。深化文明班级、文明学生、文明宿舍等微建设。
把文明校园打造成特色鲜明的道德高地,让“一校一品”校园文化更具特色。中山市华侨中学以“四讲一课”,搭建华侨文化大讲堂、名师讲堂、校友讲堂、家长讲堂和主题班会课等平台,以思政课程精品建设和青马工程推进文明校园建设。中山市实验中学通过连续9年打造“捡·爱”行动,开展节俭教育、“衣物银行”等活动,开发“志愿精神教育”德育校本课程,打造“志愿服务”德育品牌。
去年,中山市华侨中学、开发区第一中学、东区松苑中学等中山市10所先进学校被省文明办和省教育厅确定为“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文明校园的建设呈现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
近3年来,中山市有7名学生当选广东省“新时代好少年”,1名学生入选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候选人。全市文明校园创建实现100%全覆盖,涌现出全国文明校园2所、广东省文明校园3所,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10所,位居全省前列。
新闻推荐
全天候游园,一厕一人专人负责,对标对表精细化管理 “没有围墙的公园”更亲民!
公园逐步改善园区环境,提升园区形象。自从石炮台公园西南侧成片的围墙被拆除、还绿于民,游人只需踏着3条绿荫鹅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