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区党群公益大赛举行终审会,“党建+公益”模式助力社区治理 合唱团里老党员 渴望唱响邻里情

中山日报 2020-07-21 07:08

今年的项目党建元素更多,并且多与创文主题及乡村振兴相结合。 受访者 供图创意十足的构思、精彩纷呈的路演,近日,由南区社会事务局、南区组织人事办公室主办的南区2020年“金点子”党群公益服务项目大赛正式路演,涵盖社会治理、民生服务和文体服务三大类别24个项目闯进项目终审会,最终20个项目入选,“与去年相比,参加今年大赛的项目更多党建元素,老党员参与热情高,品牌项目与目前的创文主题及乡村振兴相结合,迸发出很大的落地潜力。”

本报记者 徐钧钻 见习记者 陈家浩

■一批老党员积极参赛

据悉,南区目前在良都社区、城南社区、北溪社区、马岭社区及商住小区万科、自然村树涌村等地方建立了11个党群服务阵地,成为向基层群众提供优质公益服务和公共服务的场所。为了更好地运用这些平台,整合社区资源和社会力量,南区近年来积极引进优秀社会组织,挖社区骨干,培育本土社区组织,推动社会资源投入,激活社区内生活力,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搭建政府、社区、企业、居民等多元主体参与平台,去年成功举办党群公益服务项目大赛后,今年大赛的种子资金再加码。

据悉,大赛自6月10日启动以来,各级党群组织、党员群众等踊跃参与,组委会共收到29份公益服务项目申报书,从申报主体来看,党组织、党员申报参与率达48.3%,社区自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率31%,社会组织占项目申报总数17.3%,其他申报主体的占项目申报总数3.4%。记者了解到,24个入围项目中不乏老党员、老志愿者申报的项目。

其中由恒美合唱团申报的“邻里邻亲”党群公益项目就是由一群老党员申报的。最高龄的老党员李干明、冼昌辉将近7旬,他们拟通过社区文体类活动,链接爱心企业等资源,到良都社区的空巢老人、残疾人、低保家庭等开展文艺慰问,引导更多居民关心身边的弱势群体;城南社区万科小区的志愿者王剑泉是一名退休老公安,退休后随儿女从江西来到中山生活已经12年了,他申报的“党旗引领、文艺惠民——追梦艺术团送戏进社区”项目希望结合创文主题创作垃圾分类、文明养犬等曲目在社区传唱,还计划就明年建党100周年创作和编排一系列歌颂党的艺术节目,送戏到各个小区等。

■“老项目”渐渐成为品牌

比赛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不少项目是去年活动的老项目,根据乡村振兴、创文等主题进行升华,得到了评委的一致称赞。

“美丽乡村,党群共建”——曹边侨韵公益服务项目的负责人、志远社工盛传通流利地介绍,去年他们的导赏项目成功培训了社区一批老志愿者成为导赏员,今年准备再升级——新增侨乡情、侨乡美、侨乡乐和侨乡味等内容,让项目变得更加充实、丰满。据悉,在项目实施中,盛传通发现不少游客对制作传统美食的公益厨房情有独钟,于是他们成功向村委申请到一块农田,计划打造成亲子农场,让游客和家人一起体验耕种的乐趣。“不仅如此,我们增设了一个可供大家学习、交流、休息的流动党员驿站,让村里的流动党员在活动中产生更多归属感。”

盛传通也“揪”出了去年项目中的不足,并提出了解决方案,“过去,我们通过微信预约的形式进行导赏,不仅面临人手不足的困境,也没能形成恒常化的服务,今年我们计划通过动员导赏团队骨干、流动党员在驿站值班的形式解决。游客的增多也带来了更多的垃圾,我们将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将曹边村打造成一条生态村。”盛传通说。

而由中图公益志愿服务队打造的“游古村,学历史,品文化”北溪社区乡村导赏计划同样有了不少新内容。负责人王悦鸣介绍,在延续以南区美景为原型、绘制手绘地图的做法外,今年将与北台小学形成紧密合作,共同打造一支“凌志导赏志愿队”,“志愿队将以学生为主体,由他们来讲述村落的故事。一方面,孩子们对自己的家乡会有进一步的了解,另一方面,毕业的学生可以回来继续进行导赏,新一届的又能成为"主力军,这支队伍将生生不息"。”

声音

期待各个项目优势互补

本次“金点子”大赛项目终审会邀请联合国际学院社会工作服务与研究中心项目督导林千叶担任专家评审委员,她提出,参与本次大赛的项目或可以形成合作,实现经验分享和资源共享,“既然有多个项目希望以"导赏"的形式提供服务,项目之间或许可以通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此外,曹边村的导赏项目提到通过垃圾分类实现"生态村"的打造,而这正是中山市邻舍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擅长的领域,我期待未来能看到项目发挥优势、实现互补。”

新闻推荐

文艺演出进社区 “好人”登台谈文明 石岐区“文艺搭台,创文唱戏”活动将在19个社区全面铺开

本报讯(记者陈伟祺王云)7月19日晚,石岐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艺进社区活动启动仪式在石岐文化公园举行,通过“文艺搭台,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