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资企业千镱金属(中山)有限公司扎根中山20余年,在做好制造业的同时开拓生物科技行业和现代养殖业 老本行逆势飘红 新领域建树颇丰
文/图本报记者 柯颂
■疫情下 产品销售逆势增长
在板芙镇的台资企业千镱金属(中山)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器的轰鸣声、叉车的来回声不绝于耳。打开一个大型的壁柜,轻轻地敲着柜门,千镱金属(中山)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益民显得很自豪。他表示,中山厂区与台湾当地企业很好合作,不仅让两岸企业双方得益,更进一步开拓了市场。“你看,我们的工具箱、工作桌等产品都是可以组装的,两岸企业同时生产不同的部件,拼合在一起就是一件完整的产品了。”李益民打开工具箱介绍说。
今年疫情下,公司的产品在大陆市场也火了起来。“可以拆合的柜子,打包和运输更方便了,疫情期间,很多人都宅在家中,便通过网上平台购买,在家中自我拼接使用。我们今年以来在大陆的销售量比去年增长了两位数,预计销量还会进一步增加。”李益民表示,外部环境的每一次改变,都能让企业得到成长,这是他到中山最大的感触和收获。
■稳扎根持续投资开新厂
“1999年,我那时是坐着摩托车来到板芙看地、投资的。”李益民笑着说。
“我为什么选择中山投资?因为这里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这里的人文与习俗是我熟悉的味道。曾有人邀我到越南去投资,我转了一圈,没有动心,因为那里不适合我,而且更坚定了我在中山办好企业的决心和信心。”李益民表示,千镱金属(中山)有限公司经过多次升级改造,增加了先进设备AMADA镭射切割机、NCT数控剪钣机、折弯机以及全自动机械手生产线、自动焊接机械手设备、高端木工加工设备等,实现了从下料生产到包装出货的全套生产设备升级,大大减轻了工人工作量,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不仅如此,李益民又把目光投向了养殖业,他决定在板芙镇再投资一家生物公司和养殖场,带领当地农户科学养殖、高效养殖、绿色养殖。2011年,他成立了中山市世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生产生物质环保燃料、木醋液,以及活性炭的研发与生产,并建成500亩的马友鱼生产基地,实现了从产品生产到实践养殖测试、自主培育鱼苗等的系列工程,为当地养殖户树起了“样板基地”。
“今年疫情期间,李总的这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捐出了20多吨消毒液,为我们抗击疫情作出了积极贡献。”板芙镇经信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除了这家生物科技公司外,李益民在2016年又继续投资,成立了中山市千翔门业有限公司,生产钢制防火门、美国的UL门、铸铝板玄关门、钢木装甲门等。
“中山发展很快,我投资这家门业公司,是因为我对这片热土充满了信心。”李益民由衷地说。
新闻推荐
原标题:二三线城市就业需求增幅大这个行业指数升至榜首作为就业“晴雨表”的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下称“CIER指数”)跨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