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拿天”上线 谨防中暑 急诊科医生提醒:有相关症状后要迅速脱离高温环境

中山日报 2020-07-15 07:14

资料图片资料图片从小暑至立秋这段时间,称为“伏夏”,即“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闷热的日子,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桑拿天”。记者日前走访中山市多家医院了解到,目前已有医院陆续接到中暑患者。据市中医院急诊科医生介绍,每年盛夏时节,该科都要接诊十多例中暑患者。

本报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黄琳 王晶

案例

男子高温下连续工作

昏迷抽搐进ICU

日前,火炬开发区医院接诊了一例因为太热,重度中暑送进了ICU,多器官功能受损的中暑患者。

6月30日下午,中山气温高过37℃,46岁的程大哥(化名)在工地上和工友抬着一百多斤重的物品下到车库处理,刚刚处理完,回到工地上,突然他就瘫软下去,继而抽搐不止,不省人事。工友被吓了一跳,摸到他全身发烫,赶紧送往火炬开发区医院。送到急诊科时,程大哥已经陷入昏迷,四肢强直(关节僵硬无法屈伸),体温测得42℃、心率170次/分,有明显脱水症状。急诊医生立即予以急救治疗。两个小时后,程大哥的体温降至39℃,并持续稳定下降。凌晨1时,程大哥的体温终于回到36.8℃,生命体征也逐步稳定,多器官功能恢复正常。次日,程大哥就清醒了,并撤下呼吸机。

中暑患者 接二连三进医院

现在进入一年最热时期,中山市多家医院急诊科已接诊好几例不同程度的中暑患者。火炬开发区医院急诊科主任吴鹏程表示,防止中暑,应避免长时间在高温下暴晒。户外工作中途休息或者结束后,一定要到阴凉地避暑,这样可以快速散热。

市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周耀辉表示,热射病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燃烧热、意识障碍如惊厥、昏迷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体温若超过40℃的严重中暑病死率为41.7%,若超过42℃,病死率为81.3%。

周耀辉提醒,炎热夏季,室外工作和运动导致大量出汗,同时会伴有电解质丢失,应该少量多次饮水,最好服用补液盐或者淡盐水或运动饮料。在室内长时间工作,室温较高而无空调时,年老体弱、肥胖、营养不良以及慢性疾病患者也易发生中暑。建议工作单位要保障户外劳动者连续工作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以上,要给户外作业的人备水,发放清凉饮料。

提醒

高温环境工作注意避暑

据了解,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或烈日下,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散热机能发生障碍,致使热能积累所致的以高热、无汗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综合征。据研究表明,当日气温最高大于31℃时,便可有中暑发生。中暑多见于南方地区的夏季,老年人多见。人群分布上多见于炎热气温下在户外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参加大型体育竞赛和军事训练的人,在室内温度较高的环境下作业也会发生中暑。据不完全资料统计,中暑的病死率可高达20-70%。所以在炎热的夏季,人们更需积极防治中暑。

周耀辉表示,高温中暑可分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轻症中暑可表现为头晕、头疼、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出现中暑症状要紧急处理

如何预防中暑?周耀辉建议,首先要大量饮水。在高温天气里,不论运动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液体的摄入,不应等到口渴时才喝水。高温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水温不宜过高,饮水应少量、多次。不要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可以喝适量的运动饮料,帮助人们在流汗的过程中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盐分与矿物质。其次要注意饮食及休息,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在户外应当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此外,高温天气里老人和小孩应尽量避免外出,最好避开正午时段,尽量多在背阴处活动或休息,避免太阳直晒。

中暑后如何紧急处理?周耀辉表示,当已经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加重,且胸闷憋气,尤其是已经感到头晕、意识模糊、虚弱,甚至晕倒的时候,要立即停止一切活动。迅速找到背阴或凉爽通风的地方或背阴处休息。当病人常常感到大量出汗、头晕、眼花、无力、恶心、心慌、气短、注意力不集中、体温常常小于37.5℃时,可能是先兆中暑,在离开高温作业环境进入阴凉通风的环境时,短时即可恢复正常;当病人除有先兆症状外,有的表现为体温升高至38℃以上,皮肤灼热、面色潮红、面色苍白、呕吐、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通常休息后体温可在4小时内恢复正常;重症中暑主要表现为高热,体温高达40℃以上,伴有晕厥、皮肤干燥灼热、头痛、恶心、全身乏力、脉快、神志模糊,严重时引起脏器损害而死亡。当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时,一定要立即拨打120求助。

医生支招

身边有人中暑

如何进行现场急救?

身边有人中暑,如何进行现场急救?周耀辉建议,首先身边的人要迅速把中暑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脱离高温环境,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其次可以在患者头部捂上冷毛巾降温,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此外,如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尽可能地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新闻推荐

?五桂山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 非遗传人献唱原创“创文山歌”

本报讯(记者晏飞通讯员黎燕飞梁万新)近日,五桂山在桂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专题文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