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区创文宣传走进万科小区,引发居民对文明生活新期盼 聊一聊,邻里公约再升级

中山日报 2020-07-14 06:59

2014年9月,中山首个社区“邻里公约”在南区万科城市风景小区诞生,一众社区居民提炼出“避免噪音扰邻”等11条文明条款。7月11日举行的南区创文宣传“进小区”志愿服务活动,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不断延展邻里公约新内容。

本报记者 徐钧钻 王云 通讯员 曾珺

谈垃圾分类: 让新风尚在小区落地生根

上午9时,走进万科城市风景小区,一众志愿者已在现场摆摊宣传创文,诠释文明小区的内涵。公益义诊、创文有奖问答、昆虫科普展、文明舞蹈快闪、垃圾分类互动游戏、应急救护培训、安全体验大篷车等摊位一字排开,600多名小区居民有序排队参与活动。

小区志愿者王剑泉是一名退休老公安,随儿女来中山生活已经12年。他说,将创作一首关于垃圾分类主题的文艺歌曲在小区里传唱。“我认为只有意识是不行的,还是要落地。以我们小区来说,小区是有了垃圾分类垃圾桶,但是很多家庭并没有这么多垃圾桶,垃圾都扔在一起了,让居民倒垃圾的时候分拣并不现实。”王剑泉建议,每栋楼可以找一个垃圾分类监督员,让志愿者成为小区垃圾分类的引领者和监督者。

谈邻里公约:

新的文明共识需要全体遵守

万科城市风景作为中山市最早制定小区邻里公约的商住小区,走在小区里,目前仍随处可见该公约。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只有11条的邻里公约现已扩展到21条。通过条文可以感受到居民对文明小区的期待,如约定公共场合穿衣应得体、不得裸露;公共场合不当众责罚孩子,公共场合讲话放低音量,在电梯不接听电话,清晨或夜晚将室内音量调低;婚丧乔迁风俗不得影响公共秩序;不能高处抛物等。

当天举行“我的小区 我的家”文明城市大家谈活动,不少居民又提出了新的文明问题:有的居民反映,随着小区附近黑臭水体整治工程的施工,一些公共停车位被施工“占用”后,小区的乱停车问题严重了,甚至堵住了大家出入口,需要物业加大巡逻力度,更希望业主自觉;有的居民反映,文明养犬问题在小区仍然比较突出,不牵狗绳、宠物随意大小便、宠物不戴口罩等问题在清晨和傍晚尤为突出,建议成立曝光台,让居民自觉遵守文明约定;还有居民提出,在公共场合不允许放喇叭虽是值得肯定的文明现象,但同时也导致了小区中老年人的活动空间受限,建议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商议,每周腾出两晚时间,允许居民在其商用活动中心活动,公益性地提供给老人文娱活动使用……为时3小时的大家谈活动里,居民们谈得不亦乐乎,一些新的文明共识在凝聚,一些新的邻里公约条款在酝酿。

活动主持人、市人大代表、南区城南社区党委书记林素恩表示,社区将把这些问题整理后,把群众的身边烦心事解决好,也希望大家有了新的文明共识后,共同遵守,共同进步,将大家的文明小区建设好,让小区成为安全舒心的港湾。

新闻推荐

8.8万人次收看本报志愿填报公益直播,专家指出 理性填志愿 提升进入好大学概率

7月11日下午,中山日报报业集团、中山报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携手明玥学堂高考升学指导中心、中国银行中山分行等机构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