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完美结合

中山日报 2020-07-06 07:04

中山市实验小学 黄曦煜

现在,沉迷网络、网络诈骗等等层出不穷的网络犯罪事件无疑给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压力。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做到与时俱进,百花齐放,必须无时无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强化教育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从而达到一个和谐、有爱心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为了让学生建立完善的人格和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信息技术在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也应该有很大的改变。那么,如何在课堂上把两者更加完美的结合呢?

●以“德”为本,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教育

教书育人,在教育的过程中,假如离开了教书的话,育人就变得很乏味了,育人的同时也离不开学校的这个大环境和氛围。所以,需要我们教师有一双慧眼,善于挖掘和利用教材的内容,有意识和目的去渗透德育教育,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在比如学习Flash制作动画时,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爱国主义的情怀,将“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升空制造过程和升空发射制作成动画,让学生观看,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科技的迅速发展而感到骄傲。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激发他们日后要勤奋刻苦地学习,争取日后报效祖国。现在,部分孩子们对所有的电子产品产生了沉迷和依赖,孩子们也不懂得去怎样回报父母和社会,使人际关系变得紧张。在信息技术课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软件,结合比较特殊和有意义的日子,为孩子们提供平台,创造机会。例如:在教学时,会结合一些主题活动,如劳动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传统文化节日,通过布置学生制作相关的动画、相册和图片等方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抓住机会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孩子了解这些节日的由来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可以组织学生在网上查找和整理相关资料,并制作美丽的电脑绘画或网页作品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熟练相关操作之外,还受到了德育教育。

●以“德”为重,在活动中体现小组协作团队精神教育

现在的孩子,不少存在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上怕苦怕累,自觉性比较弱,也比较依赖,不懂得与他人合作。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喜欢新事物、好奇心等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精神,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互相帮助,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懂得团结协作,分享获得成功的喜悦,也要承担失败的责任。在分组的时候,还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来进行搭配组队,在自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地进行指导,让学生联系新旧知识,再通过小组讨论研究,反复试验,练习、实践、调整方案,使学生顺利攻破难题,综合运用知识,从而培养学会解决问题,实践操作等各方面的能力。

●以“德”为先,在课堂上强化网络道德教育

如今,新生代的年轻人成长的过程都离不开网络。但是,学生的年龄小,无法对网络中传播的信息进行辨别好坏。所以,我们要借助信息技术课堂这个契机,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去全面了解和认识网络,防御一切不文明不健康的网络对学生造成的不必要的伤害。首先,要让学生清楚明白网络是一把“双刃刀”,有好的一面也存在一定的危害性,要学会如何分辨出网上的真假善恶。利用课堂的时间,教会学生相关的简单网络知识,还可以推荐一些优秀良好的网站来查找资料。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签定一些遵守网络道德的公约,争取做一名讲文明、讲道德的小公民。还可以适当地给他们讲述一些借用网络犯罪的真实案例,如网络诈骗、网络陷阱等,都是违法的行为,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不要随便轻易相信虚拟的人或者事。

新闻推荐

西区出台系列“暖企助企”政策 一对一精准服务助民企渡难关

中山市澳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自动化生产车间。在中山市澳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自动化生产车间里,成排的产品随着自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