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过”花开 再赴远方 水彩画家吴涛的自我革新

中山日报 2020-06-06 07:11

《疫过 紫荆花开》在吴涛看来,羊儿与玫瑰都是美好与希望的象征。《花儿与远方》艺术家简介

吴涛,1982年出生,祖籍湖北随州,2005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水彩画专业,师从刘寿祥、陈国庆教授,哥特国际美术教育创始人、总校长、教学运营总监、中山市哥特教育培训中心有限公司总裁。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水彩画研究会会员、中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团理事、中山市工艺美协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山市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山市第一中学美术科组长。

文/本报记者 冷启迪 图/本报记者 孙俊军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当生活趋于简单,繁杂尘埃暂定,中山画家吴涛的十多张以“疫过”为主题的绘画相继诞生,这其中不仅承载着他对现实与生命的沉淀与思索,也是其在水彩绘画道路中的革新与发现。

十多年前,吴涛凭借水彩画作品《远方的呼唤》获得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奖提名并赴韩国展出。十年间,他转战艺术教育行业,树立了自己的教育品牌。但一场疫情把一切都按下了暂停键。“回到画室,久违的艺术冲动又再次涌来。一旦起笔我就停不下来。”在画面里,他并没有直接着墨于疫情的冲击、对英雄的歌颂。在第一幅《疫过 紫荆花开》中,他只画了水雾迷蒙中的一朵紫荆,远处青黛点点是忧郁的色调,近处紫荆明媚而不俗艳,静待枝头,蕴含生机,给人以温暖的力量。

再后来,他的《花儿与远方》用色更为大胆,色彩层叠铺陈,大地色系与青绿冷色相互碰撞出迷离与魔幻,紫荆俏然枝头,牧羊人身后跟随着群羊,蜿蜒在远方的小路上。赤橙黄绿青蓝紫,他都用了个够,却并不杂糅唐突,这幅画近期入选了意大利法比亚若Marche d"Acqua国际水彩双年展。

在这个系列中,山羊、牛儿和玫瑰、紫荆是画面里的主角,这让习惯了水彩静物的相对固定搭配的观者小吃一惊,有人称它为“魔幻主义”,但在吴涛这里,一切最自然不过。“在我的故乡,小时候我们家养了很多羊,我经常在山坡上放羊,我喜欢这些温顺的动物,经常观察它们。”吴涛笔下的羊眼神默然而坚定,它们大多匍匐在地,静看周围鲜花盛放。而说到玫瑰和紫荆,那是他在中山看到过的最多的花。紫荆和山羊,一个代表都市的浪漫瑰丽,一个象征乡村的淳朴自由,如何将两者恰如其分地融合?吴涛说,靠的是画面情感和色调的统一。“它们在我眼里都象征着美好与希望。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要忘了生命的脆弱与可贵。”

为了达到色调的统一,吴涛也一改他之前惯用的水彩干画法,而采用湿画为主、干画为辅,以干湿结合的手法表达了情绪和思想,“在画面中,我用了罩色法,将调好的颜料,用点、线、块的形式画在画面上,笔到之处的范围稍广。第一层的颜色被第二层、第三层的颜色所覆盖,但是在水彩透明性的作用下能够透露出来,形成新的颜色。比如在画《花儿与远方》的过程中,底色是浅棕色的,中间层次是橙色,最上面一层是绿色的,这时,浅棕的底色从绿色的树木中透露出来,让画面显得十分透彻、鲜活,似乎有一种朦胧的光在树的后面,使画面更有质感。”

吴涛说,在潜心创作的数月中,他又重拾熠熠闪光的希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放松身心,驱逐寒冬,守护春天,等疫情消除,春暖花开的时候,自然又是一番天地。”对于未来,吴涛充满期待。

新闻推荐

中山一批化妆品龙头企业逆势发展,业内人士建议 扶持“美丽产业”发展擦亮“化妆品之都”招牌

曼秀雷敦生产车间里,工人正在加紧生产。在位于三乡镇的曼秀雷敦(中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800多名员工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