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国寿财险成立10周年,为中山286万人次提供保额达35000亿元 财险牵手高科技 保障更给力
文/记者 范展颢 图/记者 洪喜鹏
财险服务: 为各行各业提供保障
“中国人寿财险是央企中国人寿集团的核心成员,中山国寿财险是中国人寿财险在2009年11月设立的三级机构,成立5年后进入中山保险业界的第一梯队。”企业副总经理唐金荣列举了一系列数据说,“目前,中山国寿财险的年保费收入逾7亿元,市场份额上升至本地财险市场的第3位。开业至今,企业累计服务286万人次,处理赔案45万多件,为中山市民和工农商学各行各业提供了各类保险保障总额约35000亿元,上缴税款2.4亿元,直接或间接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
在唐金荣眼里,财险企业有别于寿险企业。前者提供了财产损失险、责任险、信用险、保证险、短期健康险、意外伤害险及上述险种的再保险等产品。她解释说:“财险的服务范围要尽可能扩大,为市民的生产生活和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营提供即时保障。为此,财险企业要为承保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依法依合同承担起赔偿责任。”
疫情反应:
民生保障服务不停工
今年1月至今,唐金荣等人迎来了职业生涯最繁忙的上半年。
她回忆说,别的企业可以暂时停工,静候情况好转后择机复工复产;财险企业不能停。“例如,许多车主在发生轻微碰撞后选择线上渠道报案理赔,但对于双方无法调解或发生人员伤亡的碰撞,依然需要中山国寿财险的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勘查。另外,对于非车险的理赔,工作人员通常也要到现场处理。总之,我们的许多服务属于民生范畴,一年365天都不会停工停产。”
原定的春节假期刚结束,中山国寿财险就启动了在家办公制度;2月17日,成为市内最早恢复现场办公、全面复工复产的企业之一。针对被疫情改变生态的市场,中山国寿财险迅速反应推出“组合拳”,提升财险保障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例如,车险服务在原有的违章代办、道路救援基础上,在全省推行出险期间免费使用3天代步车的新服务,满足市民在疫情期间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的需求。
为支持中山企业复工复产,中山国寿财险为大批投保“店家一保通、餐饮守护神”险种的小微服务企业提供降费延期,为投保安全责任险或团体意外险的企业扩展传染病保险责任。由此带来的额外成本支出和经济损失,全部由央企承担。此外,中山国寿财险迅速推出复工复产疫情防控保险、医护人员职业安全责任险、学校学生复学综合险等创新产品,保障企业和机构因法定传染病停工停产时在隔离费用、员工工资、利润损失等方面获得保障。
复工复产:支持中山实体经济的定位不变
年初骤然发生的疫情,以及如今各界处于常态化疫情防控状态,无疑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深远影响,各行各业均被裹挟其中。
唐金荣举例说:“年初几个月,疫情造成了线下活动停摆;目前,活动处于谨慎恢复的状态。换言之,传统意义上面对面的保险业务遭受了不小冲击。另外,在财险领域,许多客户来自外贸相关企业。外贸遇冷,处于产业链内提供保障服务的财险公司,也难以独善其身。”
然而,唐金荣认为,疫情期间奋力复工复产,将逐步消弭财险业务受到的冲击。保险行业整体持续增长的态势,未来数年不会改变。她强调说:“作为央企核心成员,中山国寿财险立足中山、支持中山实体经济发展的定位不会变。”
另外,此次疫情让公众的保障意识发生改变,健康险、责任险等新业态险种的需求正在增大。唐金荣表示,新业态险种的原有规模较小,换言之发展空间很大,将成为拉动中山国寿财险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引擎之一。“下一步,我们将在专业服务、人才投入、财力投入、技术赋能、产品研发等方面加速推进。”
科技赋能:开启“互联网理赔+疫情防控”新模式
疫情给财险行业带来冲击,倒逼企业加速拥抱高科技,寻找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从总公司、省级公司到地市级公司,均加速了科技赋能的进程。”唐金荣举例说,“短短几个月内,借助APP、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客服电话等线上平台完成在线投保、理赔流程的进程大幅增加。例如,在车险方面,中山市民选择线上理赔的比例从过去约30%激增至80%。与此同时,中山国寿财险进一步简化理赔程序,提供全天候服务。”
记者了解到,在特殊时期,国寿财险的一系列新技术、新工具的应用,为公共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该企业快速上线“疫情数据报送分析系统”,开发出数据查询、实时动态展示、多层级动态可视化统计视图等功能,有效支撑了疫情防控工作。
唐金荣表示,企业在各个线上平台新设了“抗疫专区”,开发出包含视频医生、图文医生、AI智能医生等多种接入方式的“一站式在线诊疗服务平台”,方便市民足不出户享受保障服务。针对在线理赔的具体服务,国寿财险开发了自助报案、远程视频查勘等新功能,实现从报案到支付的全流程线上处理,探索出“互联网理赔+疫情防控”新模式。
对话
履行央企责任支持中山“重振虎威”
为经济民生各领域提供全面保障
●记者:中山提出“重振虎威”的号召令,中山国寿财险为此将作出哪些具体贡献?
○唐金荣:在“重振虎威”的进程中,中山国寿财险要充分体现金融央企的社会担当,承担央企应有的责任,为中山经济民生的各个领域提供全面的保障。2020年,中山国寿财险陆续承保了本地的重点工程项目,在政保类业务提出了“大力干、加快做”和“定目标、定任务、定时效”的保障目标。
例如,我们为中山的粮油储备系统提供了优质的保险服务,全力保障民生;在政策性农业保险、科技保险、安全生产责任险等政保类领域也全面发力。
再举例说,政策性农业保险里面的“种植险”具有公益保障的特点,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投保人一旦遭遇灾害天气,造成农产品损失,将按照天气情况、灾情等因素获得相应损失的赔付,改变了农业“看天吃饭”的现状。此外,在科技保险领域,财政资金为高科技企业提供投保补贴,确保企业在研发、生产等运营过程中遇到相关损失时获得赔付保障,这是支持中山实体经济发展的新措施。
●记者:“十四五”规划即将拉开帷幕,企业将如何实现高质量崛起?
○唐金荣:具体到企业方面,只有加快提能力、补短板,才能在行业发展新时代把握好新机遇,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首先,中山国寿财险扎根中山多年,一定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尤其要关注大湾区发挥保险行业融合发展功能的定位,为市民和各行各业提供全方位的风险保障服务。例如,国寿财险将利用大湾区新资源,通过设立国际部等多种方式积极对接驻外企业,为涉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项目提供保障服务。
此外,服务是财险行业的根本,客户体验必须持续改善。为此,企业要坚持科技赋能,实现智慧经营,从而快速响应客户提出的需求。
新闻推荐
中山市将举办第十届荷花旅游文化节 “荷”你相约的还有诗词文化
本报讯(记者付陈陈通讯员冼铭列)眼下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6月4日记者获悉,中山市第十届荷花旅游文化节即将于6月13日在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