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5G技术新模式变传统制造为“智”造 业内人士认为5G技术用得好,可助中山“弯道超车”
“5G技术不仅与中山市智能制造产业的关联密切,更重要的是要结合中山传统制造业的特点,探索打造5G应用的新模式,带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转变。”日前,鸿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姬芳接受采访时如是说。仅以中山移动为例,目前已建成600多个5G基站,今年计划完成2350个,已有5G用户超过24万。市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督管理科负责人蔡先全表示,中山应加快5G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推动中山制造变“智”造,可从政府搭建沟通供需之桥、企业调整思路、运营商创新模式等多方面开展工作。
■5G技术与中山智能制造产业关联密切
今年中山移动5G建设将投入超过10亿元,较2019年增加60%,规划建设2350个5G基站。未来两年逐步实现全市深度覆盖,建成中山5G精品网络。杜姬芳介绍,目前,中山的各大运营商都在积极部署推进5G网络建设以及5G相关应用。她认为,5G技术不仅与中山市智能制造产业的关联密切,更重要的是要结合中山传统产业制造业的特点,探索打造5G应用的新模式,带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转变。推动5G在传统制造业的应用,各方需积极作为。
蔡先全认为,虽然5G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有其先进性,中山传统产业也亟需创新破局,但是目前看来,中山和广州、佛山、深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需要加快追赶。与5G手机相比,5G技术更应在工业应用场景上大有可为,中山拥有众多中小微企业,这些传统的企业面临技术改造,5G技术就是一个不错的助力选项,有比较广阔的空间。一旦做好了,对于中山来说这是一个“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政府搭台多方参与和建设
杜姬芳建议,加快5G应用,推动中山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转型。首先,政府要搭好沟通供需之桥,营造5G发展良好生态圈,加强政策支持、要素保障,合理规划建设进度和科学布局。支持5G及相关应用的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应用创新、生态创新,谋划建设一批5G产业园、5G智创园。打通影响软件业发展的人才、技术创新瓶颈。为运营商建网及运营、企业应用创新提供良好发展环境和条件,有效减轻建网及运营负担等,鼓励多方共同参与5G的建设和运营,共建和共享5G在垂直领域的应用成果。其次,企业要调整思路,促进5G运用深度融合。要打破行业技术壁垒,解决技术互通、合作模式方面的问题。充分抓住5G发展机遇,加快推动网络、平台、安全等功能体系建设。立足家电、家具、医药及装备制造及其它传统制造领域,龙头企业可以尝试打造基于5G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为产业集群建设赋能。
蔡先全则认为,目前广东省已经建设了一个5G产业园区示范区,粤东、粤西也有,示范区可以全方位展示5G应用的工业场景,中山要向深圳、佛山、广州等城市取经,除此之外,运营商要与实体产业联手,积极推进公共资源开放共享等,从创新平台打造、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产业化三个层面,全面提升5G创新能力。
本报记者 徐世球 谭华健
新闻推荐
告别泥泞路 轻松运花木 横栏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带来便民富民效果
横栏镇合生围连片高标准农田。本报记者余兆宇摄本报讯(见习记者陈雪琴)“路通财通,运输车辆直到花木场,多亏有了高标准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