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教学方法,链接爱心资源,分享外面世界 支教老师在大山里扶贫扶智也扶志
高大挺拔的山脉,盘山公路呈之字形环山而上,一路上,山势险峻少有人家。去年9月,港口镇大南中学教师吴权明来到昭通市柿子中学支教,第一次见到海拔上千米的高山。
转眼距离支教结束还有不到2个月的时间,近日吴权明发回一封扶贫支教总结信。昨日,记者连线采访了他,了解他这大半年来在当地扶智扶贫的故事。
见习记者 陈雪琴
■走访贫困生家庭萌发精准帮扶想法
吴权明介绍,他所支教的学校位于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柿子镇 ,全镇平均海拔800到1100米,是典型的山区。
“当时整个班学生的成绩非常令人堪忧,在英语、数学科目上,好多学生都考不及格。”到柿子中学后,吴权明挂职该校副校长并接手教学初三一班级,为了对症下药抓好教育,每到周末吴权明和相关班级老师便用脚步丈量大山,深入走访部分贫困生家庭。
许多学生住在山上,车辆不能直达家门口,就只能徒步爬山,“学生的家明明就在眼前,可是山路绕来绕去,硬是爬了一个多小时。”吴权明说,随着深入走访,他发现初三一位名叫郭孝清的学生家庭非常贫困,母亲改嫁、父亲去世,只能与上高三的姐姐相依为命,每月仅靠政府的补助维持生活。
“当时11月份,盐津县的天气已经很凉了,郭孝清脚上还只穿着凉拖鞋,衣服也是母亲以前的外套,耷拉在他身上。”吴权明说。在走访中,吴权明发现,像郭孝清这样品学兼优且家庭贫困的学生在柿子中学并不少,他便萌发了要精准帮扶贫困生家庭及其乡村学校的想法。
■链接社会资源,为学生学校捐资赠物
当年12月中旬,吴权明便牵线搭桥邀请中山爱心人士,加入关爱盐津县乡村助学行动中来,4名贫困生作为一对一捐资助学对象,每人收到了一套冬装和一张银行卡,自此之后,他们每个月还能收到一笔资助金。吴权明告诉记者,助学活动分为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如果这些贫困生顺利考上高中和大学后,他们只需提供相应证书及其证明材料,资助活动就会持续下去。
据吴权明介绍,去年11月,柿子中学还收到来自中山市港口镇11所中小学校、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捐赠的6800多册图书。此批图书中有2000多本是小学读本,对于柿子中学的学生而言用处不大,作为挂职副校长的吴权明便决定,将这些小学读本转赠给柿子镇太平小学,其余书籍他又按年级分类,放在教室图书角供同学们借阅。
此外,在今年3月份时,受疫情影响,吴权明了解到柿子中学消毒防疫物资匮乏,他还自行出资为柿子中学购买了500斤“84消毒液”。同时,在广东省第六扶贫协作工作组的帮助下,社会爱心人士也为该中学捐赠了4000多个口罩。
■希望给大山的孩子带去新理念
“孩子清脆的笑闹声,响彻整个山谷,这大半年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吴权明坦言,当初去昭通支教,就是希望把一些新理念带给这些大山的孩子。他表示,自己主要从事数学教学教研工作,去到柿子中学后,他便发现该校乃至整个盐津县在几何画板辅助教学方面都比较薄弱。于是,吴权明就把自己研究的几何和函数独特的教学方法推向周边学校,让盐津县的学生们拥有更直观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
此外,吴权明还当起了学生的知心大哥哥,与学生们分享城市中精彩的生活,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努力学习。他表示,那里大部分学生都在大山中长大,与五彩缤纷的城市生活少有接触,希望通过每次的分享给学生带去新思想,让他们慢慢改变学习态度,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倩通讯员秦璇)“退役士兵创业就业可以享受哪些税收优惠政策?如何办理呢?”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