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悬崖峭壁间“绳采飞扬” 依靠过硬的绳索技术,中山消防队员在全省技能会操中率先完成山岳崖壁救援项目

中山日报 2020-06-02 07:09

全副武装的叶智恒向记者示范高空救援。“中山消防是全省最先完成山岳崖壁救援项目的队伍,只用了4个多小时,比常规时间快了2个多小时!”2020年度广东省地震救援技能会操,全省各地21支队伍共1000余名指战员参加了竞技比武。其中在“山岳崖壁救援”项目比拼中,黄圃消防救援站副站长叶智恒带领队员率先完成挑战,展现出中山消防一流的地震救援技能水平。

文/图 本报记者 陈伟祺

■全省仅有3支队伍完成挑战

5月29日上午,在黄圃消防救援站高空训练塔现场,全副武装的叶智恒向记者露了一手。在距离地面足足10米高的半空,叶智恒依靠手中的轮滑、绳索,如“蜘蛛侠”般轻松地完成升降动作。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只是他接触绳索攀爬的第三年。

叶智恒告诉记者,这次地震救援技能会操是无预案、无彩排式实战演练,他担任绳索救援组指挥员和组长,带领队员克服高温、暴雨等恶劣天气,连续奋战近24小时,圆满完成了横向破拆深井救援、支撑破拆救援和山岳崖壁救援3个地震救援科目。

“山岳崖壁救援是所有项目中最难、最危险的一个项目,全省只有3支队伍顺利完成了挑战,我们是最先完成的队伍。”项目设置在一座倾斜70度、近乎垂直的悬崖峭壁,由于刚下过雨岩壁表面非常湿滑。比赛要求参赛队员在陡峭的崖壁上,利用绳索技术,采用垂直提拉系统对坠落谷底的“伤者”实施营救。

叶智恒充当先锋,突破重重困难, 带领队员多次搬运大型、重型器材到山顶,手被划破了就简单包扎。由于岩壁湿滑,他尝试了几次都以失败告终,但没有放弃,经过反复尝试,在熟悉了地形特点和掌握攀爬技巧之后,利用崖壁的缝隙和借助植物的辅助,成功登上山顶固定好锚点,利用垂直提拉系统,开展营救。

■攻坚克难发挥“尖刀”作用

从事消防工作11年有余的叶智恒身上有着使不完的“韧劲”和执着的“较真劲”,也正是如此,才为中山消防攻克绳索技术难题,发挥了“尖刀”作用。

“灭火战斗中,它可以提供有效的逃生辅助措施;在山岳救援中,它可以搭建安全的救援平台;在水域救援中,它可以架设稳固的生命通道。可以说,绳索技术直接关系到消防救援行动的效率。”为了填补中山消防绳索技术的空白,叶智恒平时除出警、管理内勤、训练以外,一门心思都扑在了绳索技术的磨练上。亦正是“不成功不罢休”的毅力与决心,才能在这次全省地震救援技能会操中脱颖而出。

叶智恒最近正着手把这次实战经验汇编成册,届时将向全市消防介绍经验成果,稳步推进专业救援技术培训。

新闻推荐

我们玩得真快乐

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一(6)班游蕣欣由于疫情的影响,我们不能去上学,也不能外出。看起来好像很无聊,其实,我想偷偷地告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