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公筷公勺渐成新“食”尚 中山市多措并举进行文明用餐宣传,让市民减少“病从口入”
文/见习记者 陈雪琴
图/本报记者 王云
市民使用公筷公勺积极性高
早上10点多,记者进入石岐区金钻酒店内二楼餐厅,只见在餐厅入口显眼处,摆放着白色的“公筷公勺 病菌走开”宣传展架,以倡导来往顾客使用公筷公勺。与展架并排而立的是一个LED电子屏,上面显示着“提倡公筷,减少传染,为健康夹菜”的宣传标语。进入餐厅内,用餐区四周墙壁上,仍张贴着许多提倡使用公筷公勺的宣传画报。
餐厅中,不少顾客正在用餐,餐桌上每个菜品都配有公筷或公勺。“黑色筷子为公用筷,有银色标识的为自用筷。”酒店餐饮部总监梁代业介绍,每道菜上桌之前,工作人员都会放置公筷或公勺供顾客使用。梁代业表示,早在2016年时,他们就推出公筷公勺服务。
记者留意到,一套蓝色餐具放在顾客关女士面前的碗碟中,“这是我自己从家中带来的餐具。”关女士说,现在大家在用餐时,基本形成了使用公筷公勺的共识,减少了疾病传播途径,“但是使用自己的餐具会更安心,疫情发生后,我就养成了自带餐具的习惯,至今已经几个月了。”
多措并举开展公筷公勺宣传
据市场监督管理局石岐分局的工作人员方明介绍,自开展文明餐桌宣传工作之后,整个石岐区安排了40多个网格员实地走访,倡导各餐饮门店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厂企等所属食堂使用公筷公勺,争取做到“一菜一筷,一汤一勺”,让“公筷公勺、合理分餐”成为餐桌文明的标配。
在走访中,记者留意到,许多餐饮店内餐桌上,都摆放着一个小方牌,上面写着全民共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文明用餐不浪费的宣传标语,且方牌上还有配有二维码。方明表示,顾客可以通过微信扫码关注“中山食安”公众号,了解中山各个餐饮企业的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甚至还可以参与食品安全有奖线上竞答。
据悉,自5月份以来,石岐区共张贴“文明餐桌,使用公筷公勺”相关宣传海报4000多张,发放餐桌小方牌8000多个。整个石岐区大中型餐饮企业300多家,提供公筷公勺服务的比例达到了90%以上。此外,石岐区还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微信朋友圈、LED显示屏等线上方式积极宣传公筷公勺用餐,呼吁大家自觉文明用餐。
相关新闻
东区倡导在家
也添加公筷公勺
本报讯(记者 李玮玮)今年6月,东区开展了系列“文明餐桌 公筷公勺”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助推东区饮食文明建设,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花苑社区联合东区妇联、东区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和柏苑中心小学,组织一批亲子义工家庭到辖区餐饮食店派发“文明餐桌”牙签筒,争当小小文明引导员。东裕社区、桃苑社区、夏洋社区等辖区内餐饮企业众多,驻点领导带着宣传资料、倡议书等向餐饮店及过往居民介绍使用公筷公勺的好处,倡导卫生用餐、文明用餐、健康用餐;提倡就餐礼仪,不大声喧哗,并发放“文明用餐”宣传资料。长江三溪社区通过派发公益小礼品,吸引居民驻足、学习和了解。
在实践活动中,居民群众大多表示理解,一场新冠疫情让不少居民了解到“病从口入”的危害性,使用公筷公勺和分餐制不仅是餐桌文明,更是讲究卫生,“对个人负责,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好处。”一位市民这样说。
东区在推行“文明餐桌 公筷公勺”实践活动中,除了倡导外出就餐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制外,也倡导在家中聚餐时同样这样做。
新闻推荐
卢燕芳向我局申请办理住宅项目(地址:中山市小榄镇北区祥龙路118号菊城建华花园尚礼居58幢)规划设计方案审查。现根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