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蓉和她的蜡像
周雪蓉为李玉刚蜡像作品进行调整。
周雪蓉为齐白石蜡像作品进行色彩调整。
记者近日赴广东中山采访大象东方蜡像艺术、“帷幕开啦”蜡像馆创始人周雪蓉时,她正带领团队创作一组以粤剧为主题的名人蜡像作品。
早在1999年,周雪蓉就开始探索蜡像艺术创作,如今创作团队从原来的几个人发展到50多人,她和团队创作的蜡像作品超过600尊。
走进中山大象东方蜡像艺术体验馆,科学家,画家齐白石、毕加索,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等,可谓世界名人都瞬间“穿越”,齐整整地展现在面前,使人产生一种真假难辨的眩晕感。
周雪蓉表示,做一尊逼真的蜡像,要经历制作前期的数据采集、造型动态的规划设计;中期的雕塑、翻模、上色、植发等庞杂的环节;后期的整体调整,空间、灯光、服装与环境等设计。在时间的跨度上需要好几个月才能完成。
周雪蓉表示,目前,在其蜡像制作中,不仅完全实现了蜡像人物的皮肤肌理、皱纹、斑点、痣疤、头发等质感和真人几乎别无二致,达到“骗人”的效果,而且人物的性格、神态、气质甚至职业身份都能够清晰地呈现出来。
在周雪蓉的艺术观念中,一件优秀的蜡像作品,还应该具有超越视觉“逼真”语义场的生命温度,要能触动人心。“没有生命温度与灵魂的蜡像,也只是一个标本而已。”她说。
作为中国最早从事蜡像创作的机构之一,大象东方目前已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广州塔、厦门鼓浪屿、西藏拉萨等国内外多地设立了名人蜡像馆,受到了世界各地游客的欢迎,成为旅游、休闲、娱乐、教育的必备打卡之地。
“我们的蜡像作品无论是从艺术思想层面,还是技术材质层面,都足以媲美国外最高水平的蜡像制作机构。”周雪蓉表示,全世界知名的杜莎夫人蜡像馆已经有着两百多年的历史,其品牌商业运营确实有着独到之处。而作为中国人开办的蜡像馆,应该在借鉴与吸收的基础上,着力凸显自身文化特点与民族特色。
“作为一个蜡像艺术工作者,我的梦想是将帷幕开啦蜡像馆打造成中国的民族品牌蜡像馆,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周雪蓉如是说。
(中新)
新闻推荐
南区黄边坑涌治理进入收尾阶段 河涌再现清水绿岸成群小鱼水中畅游
本报讯(记者李丹丹)南区黄边坑涌工程整治进入收尾阶段。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曾经黑臭的黄边坑涌再现清水绿岸的岭南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