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少后顾之忧 企业多前瞻之喜 中山农商银行行长助理吴晖致力于用金融活水为“三农”解渴实现人生价值,她希望中山实施更开放的人才政策引人留人
本报记者 张倩
■与中山“一见钟情”扎根25年
1995年,时年22岁的吴晖大学毕业于广东海洋大学的淡水渔业专业。吴晖回忆道,她在湛江求学4年,深感广东是个经济活力强劲的省份,就想留在珠三角地区发展。
恰好一个好朋友在小榄,于是吴晖就投了一份简历到中山。很快,她就收到了中山市农村信用社的录取通知书。“我是学农业相关专业的,而农村信用社的使命是支农支小,竭力为"三农"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所以进入这行也算是专业相关。”吴晖告诉记者,她没想到自己在这行一做就是25年。“上世纪90年代的中山风华正茂,中山人敢为人先。我来中山的第一感受就是这里环境非常好,人也非常包容,不排外,人文环境生态环境都很好”。
■在中山找到人生价值
中山是吴晖实现梦想的理想地,提及从业经历中哪件事给她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吴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2009年一个金融项目的执行落地。
其时,吴晖是城区信用社主任,支农使命感促使她接手了其它同业银行都不愿接手的一个“烫手山芋”——农保转城保项目。她解释称,“石岐区是个老城区,很多人既不是农民也没有工作,之前也没有缴纳社保老了就没有退休金,成为一个棘手的社会问题。当时国家有个机会每个人补缴19440元,老人60岁后就可以领取退休金。”
“我们要做的就是授信每个老人19440元,这是个基本不赚钱的业务,按照我们的金融政策,60岁以上的老人基本上认为没有还款能力。当时涉及1000多个老人的社保问题,我带领同事加班加点了几个月,最终让项目执行落地。”吴晖说,“这是一件我觉得特别自豪的事情,因为我们的付出让这些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了,他们补缴社保费后立即就有了退休金,这些老人也很高兴很感动,且在两三年间就还清了那笔贷款,远超我们之前预计的四五年。”
今年,受疫情影响,中山农商银行各网点全力实施“整村授信”工程, 在防控疫情的同时保障不误农时,全力助力乡村振兴。吴晖介绍道,“我们已经预授信50多个亿,涉及24个村、7万户村民,目前已经有上千个村民使用授信额度用来恢复生产,计划年内完成54个村的整村授信。”
■建议加大力度解决高层次人才后顾之忧
在中山生活工作了25年,吴晖坦言,她早已爱上中山这座城,并盼望有更多优秀人才来中山发展,助力重振虎威。近日,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制定的《中山市促进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提出“对于龙头骨干企业员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需求,由市教育部门每年协调安排2个市内优质学校学位,同时根据企业上年度形成的财政贡献规模给予相应额外入学名额”。她认为,这对中山吸引人才肯定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在人才激励和入学服务方面的政策,我觉得还可以再加强一下,比如解决好高层次人才配偶工作、子女上学、住房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这样他们才能更好为企业服务,让企业有更美好的发展前景。”
吴晖建议,中山应对标大湾区人才聚集热点城市,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具前瞻性的人才政策,大力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增强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获得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
新闻推荐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山监管分局 关于颁(换)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许可证》的公告 中银保监公告【2020】24号
下列机构经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山监管分局批准,颁(换)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许可证》,现予以公告:平安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