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广东省分行纪委驻中山分行纪检组做细做实日常监督管理 紧盯三个重点 “三个着力”有成效
纪检组通过“智慧廉洁”平台开展日常监督。资料图片
“派驻改革后,行内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提升。”提起建行广东省分行纪委驻中山分行纪检组的工作,建行中山分行党委书记赖小平表示高度认可。据悉,自2019年下半年实施派驻改革以来,该纪检组深入贯彻中央精神,着力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工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监督执纪效果逐步显现。
紧盯三个重点
着力深化日常监督内容
“不得向建行员工行贿、利益输送或提供财务支持……”这是某保险公司负责人在《廉洁执业承诺书》上读到的内容。随后,他在承诺书右下方郑重地签下了名字。据了解,和他一样签订了《廉洁执业承诺书》的,还有40家评估公司、保险公司、律师所的负责人。
今年年初,纪检组就分别约谈了驻在行合作的保险公司、评估公司、律师所负责人,针对利益输送等违纪违法行为进行警示,并要求这些合作机构签署承诺书,防范员工职务犯罪风险。这种结合派驻实际,紧盯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和丰富监督活动的方式,对焦精准、靶向治疗效果显著。数据显示,派驻改革以来,运用“第一种形态”5人次,其中公开约谈4人次,提醒谈话1人次,发出督查建议书7份,发出公开约谈通报、督查通报10份,充分达到“问责一个,警示一片”的目的。
绘制“施工图”
着力优化日常监督管理
监督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如果任一环节“掉链子”,就会前功尽弃。如何最大程度保障监督效果?纪检组组长胡万红给出了答案:重点在于实现闭环管理。他强调,要绘制一张“施工图”,从年度工作思路到季度工作部署,从重点监督清单到日常监督具体内容,从工作要求到责任分工,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方案,有的放矢开展日常监督。
“施工图”是这样推动闭环管理的:一是实施。严格按“施工图”常态化开展监督,根据驻在行政治生态,围绕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重点监督主体责任履行、上级重要决策部署落实情况、重点岗位风险防控等关键事项。二是整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过监督建议书或纪律检查建议书等方式向驻在行提出建议,督促开展整改。适时开展“回头看”,对整改不彻底的进行再提醒、再监督、再问责,做好“后半篇文章”。三是评估。阶段性计划完成后,对照“施工图”总结完成情况,对于没有达到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的,分事项逐一剖析,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四是提升。一方面,根据期末评估及时调整下阶段计划,改进实施环节。另一方面,通过串联起各阶段的情况总结全面复盘,科学评估党内政治生态,增强研判的准确性。
“从目前的评估结果看,"施工图"的实施促进了日常监督管理更加清晰化、标准化、高效化”,胡万红说。
搭建数据平台
着力创新日常监督方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日常监督手段受到了一定制约,但纪检组创新监督方式方法,依托“大数据”为正风反腐插上“科技的翅膀”,成功破解了难题。
“我们实现大数据监督,实际上依托的是"三个一",即一个平台、一个数据模型和一个量化分析。”胡万红介绍,一平台指的是“智慧廉洁”平台。该平台能高效集成行内各部门和当地纪委、工商局等外部单位的信息资源,建立员工个人基本信息、账户交易流水、供应商等基础数据库。在这个基础上,围绕“主体是谁、在哪、在干什么”的3个“W”,描述监督对象的主体特征及违法违纪行为的事实特征,建立起监督数据模型,并放进数据库进行量化分析,从而精准挖掘可疑线索。据了解,年初通过“智慧廉洁”平台,对全行1297名员工、83名员工家属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比对,发现问题线索2条、存在问题1个。目前,相关问题线索已按上级纪委执纪审查操作规程上报,存在问题已发出督查建议书,督促驻在行整改落实。
撰文:李洁婷
新闻推荐
中山市拟建政务大数据中心 《中山市政务数据管理办法》下月15日起实施
本报讯(记者张房耿)随着共享数据急剧增长,政务部门在共享业务流转和处理数据上人力物力成本越来越高,由此也影响了群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