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陈旧献血证背后的感人故事 沙溪保安员张干斌坚持无偿献血22年

中山日报 2020-05-20 07:15

坚持无偿献血22年,最早献血的日期可追溯到1998年10月19日,近日,沙溪保安员张干斌的古老“献血证”引起了沙溪镇红十字会社工和记者的注意。5月18日下午3点,记者来到了保安员张干斌工作地点,了解“古老”献血证背后的故事。

当天下午,沙溪文化体育中心,张干斌正在和同事交接,准备下班。他是沙溪本地人,今年47岁。见到记者,张干斌拿出了他一直使用着的献血证,只见这本献血证比现行献血证要更宽更大些,封面写的是“无偿志愿献血证”。翻开这本略显陈旧的献血证,左面写着“您率先无偿献血,为开创献血工作新局面做出了贡献,特发此证”,下方还盖着中山市红十字中心血站的红章印。右面则是张干斌于1998年至2020年期间的献血记录,记者统计了一下,张干斌22年间献血十次,每次献血量为200毫升,共计2000毫升。

“我最早献血是1998年。”张干斌回忆起了往事。那一年,26岁的张干斌已经在沙溪发电厂工作了五年,当年10月份,张干斌通过电视和报纸得知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便有了无偿献血的想法。“厂里体检的时候,医生说我的血液比较浓,适当献点儿血对身体有好处。”10月19日,张干斌中午下班后,骑着摩托车从沙溪发电厂到了博爱医院四楼献血点。“那天中午1点左右献了血,整层楼就我一个人。”张干斌说。

从1999年开始,张干斌献血就不用专程前往博爱医院了,而是就近在沙溪镇体育馆献。2008年,张干斌因为糖尿病住进了医院,此后的几年里暂停献血。今年3月5日,张干斌调理好了身体,又来到沙溪体育馆献出了200毫升血液。“还能继续献血就证明我身体还很健康。”张干斌说,多年来,坚持献血也成为了他的一种生活习惯。

本报记者 李鑫

新闻推荐

电动自行车上牌 双休日不打烊 市民还可以就近到邮政代办点上牌

本报讯(记者夏亮红通讯员刘洪希)昨日,记者从市交警支队获悉,为方便群众为电动自行车上牌,周六周日以及节假日加班加点办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