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玩出了新花样 疫情下的中山书店跨界求生,玩直播、卖文创、当网红

中山日报 2020-05-20 07:05

中山市一家新开张的文化复合体,走年轻和创意路线,里面不但有书,还结合了展示、休闲等多种业态。杨帆疫情的冲击下, 客流骤降,众多实体书店也进入了“冬眠”期,中山也不例外。各个书店也积极探索自救方法,直播、微店、社群、秒杀、打造综合体……疫情为实体书店的转型按下了“加速键”。

文/本报记者 冷启迪

图/本报记者 孙俊军

■书店自救搬上“云端”

读书月的余温犹在,但在疫情影响下,今年中山书店在这个节点上明显不如往年热闹。5月17日,记者在中山市博雅书店看到,人流量相对于疫情前的周末明显减少,家长带着孩子挑选完书目后也迅速离开。书店相关负责人方丽婷介绍说,从3月初,博雅恢复营业,但复工两个月来看,市场回暖趋势并不明显,销售额不到过去同期的一半,“目前疫情仍未完全结束,消费者对前往线下门店购物也存在一定顾虑,且网上平台像京东和当当都有大力度的优惠活动,最重要的是这个几月的疫间生活已经让读者的习惯发生了改变。”

尽管如此,书店还是采取了多种方式来面对危机。博雅书店在2月初便开通了线上微店,为部分需要购买教辅的学生和家长提供便利,他们还在线上组建了一个秒杀群,逢周三周六举行秒杀活动。除此之外,博雅也将一些原本在线下举行的故事姐姐读书会等活动改成了线上抖音形式进行直播。“尽管目前收效并不明显,但这是一个趋势,疫情也算是加速了我们的转型,也给我们提供了现代化书店经营的机会。”方丽婷介绍说。

在疫情期间,各学校都开展了线上教学,针对学生们急需教材的实际情况,各地新华书店整合销售网络,推进线上社群营销,以学校教材为切点,尝试开展线上图书销售。中山新华书店也以线上平台为阵地,以实体书店为产品供应和分拣配送中心,通过快递将图书送到读者手中。

而据了解,中山多家实体书店在疫情期间开始选择发展线上渠道进行突围:开通网上书城,为读者提供线上选购、线下配送的一体化服务和电子读物;开展线上读书会、线上讲座等活动,依托短视频平台、各直播平台、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多元文化输出;通过微信读者群,为读者客户提供文化社群服务。“虽然大家经营都很艰难,但好消息是,目前没有一家书店倒闭,还在多方发力硬撑着。”方丽婷介绍。

中山博雅书店原负责人李骏也表示,对书店来说,未来线上线下要融合发展,线上购书优势在于便捷,而线下则是有温度的互动和交流。只有打通了线上线下的渠道,未来书店才有生存之路。

■多业态融合重建免疫系统

尽管环境恶劣,但近来,中山却又逆势开出新的实体书店来。3月底,中山首个会员制书店兴文里樊登书店试营业,书店开业伊始,就已经引发了质疑,不少市民提出,书店就应该开门做生意,况且是在如此低迷的当下。但书店负责人任鹏则表示:“实体书店走向没落已经无法避免,但是我们想探索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让书店不再是书店。抓住线上无法实现的"体验感",做知识付费的线下版。”开业近两个月来,他们每周都有线下交流活动,花艺茶艺、法律知识、美妆沙龙、健身沙龙、儿童故事会、刺绣手工,书店邀请各行业的专业人士在此分享知识,交流体验,来店的人流量也不断增加。“读者可能不是冲着一本书而来,而是一杯暖饮,一场沙龙,如果是这样,我们的目的也达到了,那就是为书友提供文化交流之地,成为人生的第三生活空间。”任鹏说。

如果说樊登在跨界探索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那么前不久刚营业的“不是书店的书店”——“半点”步子也不小。在金鹰广场二楼400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融合欧洲及亚洲的文化因子的“半点”被分隔成若干个小房间,书店、手创、古董、花艺、咖啡、服饰、土特产、培训、直播室等多个元素融入其中,呈现一个复合趣味的文化场所,颠覆了以往书店的模式。

“我们从小进图书馆、进书店,在满满的书架与书架间填充内心的空白与孤寂。但在信息量过大的今天,我们或许想要稍微留点白,喘口气。半点空间,希望为书创造一种新的存在方式。在半点空间,若您喜欢一本书,能轻松地在自助收银机扫码,不被打扰。你可以像逛商场一样,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鞋子,你也可以像逛博物馆一样,欣赏画作或者古董,总之有多元文化在此共融。”在英国学习艺术管理的中山女孩Tim,把自己在欧洲期间所学所感应用在了“半点空间”,“我们希望把半点打造成将新零售阅读空间与各国文化有机结合的本土旅游地标。”Tim也表示,她们正在建设自己的“半点生活”网络商城,线下的许多商品也会出现在线上。尽管开业不久,这里已经成为中山时尚青年的打卡之地,小红书和大众点评上最受欢迎的零售店之一。

声音

书店不仅是 卖图书的地方

中山市阅读促进会会长杨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猝不及防的危机,也是一个契机,倒逼着眼下身陷困境的实体书店打开思路,努力求变,探索未来可能的转型之路。“全民阅读时代,国家对实体书店的支持力度是很大的,但如果完全靠政府补贴来做,显然是无法长久的,真正决定书店能否生存下去,是其自身是否具备足够强的造血能力。”他认为,实体书店如何将互联网思维贯穿于运营全程,能否在线上线下进行最符合书店实际的融合,是决定实体书店能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书店要生存,就要不断升级自己的产品线,从原来的只卖图书、咖啡、文创产品等有形产品,拓展到课程、知识、服务等无形产品上,着力打造自己的"学习场域",要把书店未来的发展目标定位在称为读者终身教育的场所,未来图书销售的占比会逐渐下降,而会员卡收入、线上线下课堂、内容策划是书店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要在经营中狠下功夫维护读者群,积累有效客户,形成自己的"私域流量"。树立"书店不仅是卖图书的地方,更是一个内容空间,是传播文化的社区"的理念,只有业态融合的书店,抗风险能力才会更强。而接下来阅读促进会也将在打通线上线下、业态融合等方面发力为会员单位提供帮助。

新闻推荐

中山翠亨新区党工委原副书记、管委会原主任,火炬开发区党工委原副书记 贺晖严重违纪违法 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南方日报讯(记者/祁雷通讯员/粤纪宣)笔者18日从省纪委监委获悉,日前,经省委批准,省纪委监委对中山翠亨新区党工委原副书记、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