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救命神器”成摆设 志愿者建议将配备AED场所的工作人员进行急救培训

中山日报 2020-05-19 07:12

本报讯(记者 徐钧钻 见习记者 陈家浩)近日,中山市健身广场等地共配备了30套自动体外除颤器(简称AED),将在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时发挥重要作用。

“AED是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易上手的"傻瓜机",因此被称为"救命神器"。”市红十字资深志愿者高小红如是说。“将AED从立柜中取出后,使用者可根据提示将除颤电极片贴在患者胸部,由机器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除颤。”高小红介绍,一般使用AED的方法分四步,从设备箱里取出AED,按下绿色电源键启动设备;根据语音提示将除颤电极片贴于患者胸部,并将导线连入设备;设备自动检测患者是否出现室颤,并决定是否电击除颤;根据提示按下橙红色电击键进行除颤。

AED救人的操作其实很简单,每一台AED都有语音操作提示,即使在慌乱中,也能提醒你沉着应对现场救急。更重要的是,本次红会赠送的这批AED与120形成联动,在拿起AED的同一时间内“报警”。“在上届的中山马拉松比赛中,一名参赛选手就出现了心脏骤停的症状,由于现场配备了AED,也有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巡视,仅仅3分钟我们便完成了抢救。”高小红笑着说。

据了解,小榄红十字会去年便于小榄镇大信·新都汇118广场和百汇时代广场安装AED,它不仅是“救命神器”,也包含应急包和资料,是宣传急救知识的主阵地,“我们今年年初制订了针对商场保安、物管以及商家开展培训的计划,还打算组织6场急救培训、每场向100人左右传授急救知识,但一切都因为疫情而暂时耽误。”小榄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何圣宗介绍。

“在公共场所配备AED、进行急救培训固然重要,我认为培养市民的急救意识、提高整体素质同样十分重要。”高小红建议说,“用法很简单,但敢用很重要。因此首先还得把配备这些仪器的场所的安保人员或其他工作人员先培训起来,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

新闻推荐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遗失通告

兹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因遗失了于1994年11月办理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业务编号为:单-G(1994)011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