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国宝稳占文物界“C”位 盘点中国顶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三彩骆驼载乐俑作为禁止出境的文物之一,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
1959年,这尊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在西安市西郊中堡村的唐墓中出土。其形为一尊昂首挺拔的骆驼,骆驼背上7位乐手围坐一圈,中间是一位丰腴婀娜的女子。七位男子意兴盎然地演奏着笛、箜篌、琵琶、笙、箫、管子等乐器,女子朱唇轻启,衣袖翩翩……
“这套陶俑是分塑合成,骆驼和乐舞俑独立塑成,然后组装,复杂又严谨,为中国古代陶俑艺术的精品之作。它既是唐代文化艺术、制作工艺发达昌盛的重要物证,也见证了丝绸之路上艺术的交流与融合。”
浙江省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富春山居图》
有一幅国宝级名画,分居海峡两岸,前段藏在浙江省博物馆,后段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就是中国山水画的巅峰之作《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由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完成于1350年或更晚。到了晚明,它被宜兴收藏家吴之矩所得,后由其子吴洪裕继承。1650年,吴洪裕临终前命人焚画殉葬。虽被抢出,但是其最前一小段已被烧毁。
2011年,前段《剩山图》赴台湾,与后段《无用师卷》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
成都博物馆:“镇水神兽”
成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头萌萌哒的“镇水神兽”,它就是2013年出土于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的石犀。
石犀长3.3米、宽1.2米、高1.7米,重约8.5吨,由整块红砂岩雕刻而成,体态丰满,壮实可爱,是目前我国出土体量最大的圆雕石刻之一。
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秦汉以前是一个水患较为严重的地方。战国末期,秦国郡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并“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之后成都才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考古学家判断,这头石犀很可能是李冰所造其中之一,因此它可是名副其实的千年“镇水神兽”。
河南博物院:“武则天金简”
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武则天金简”,是现存唯一一件属于武则天的文物,它的发现也极具戏剧色彩。
1982年5月,河南省登封市农民屈西怀在嵩山峻极峰的石缝里捡到了一片金灿灿的长方形物件。
经专家鉴定,这是武则天的除罪金简,黄金纯度在96%以上,正面镌刻63字:“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即武则天遣道士向诸神投简以求除罪消灾。
“埋藏刻写天子心迹的简、策,曾是古代祭祀、封禅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天子与天帝的"私话家语",也是国家的"最高机密"。”河南博物院社教部主任林晓平介绍,武则天金简为了解唐代历史和武则天生平提供了实物依据。
河北博物院:长信宫灯
现藏于河北博物院的长信宫灯,见证了中国古人的环保意识,被誉为“中华第一灯”。
长信宫灯,因灯上刻有“长信”字样而得名。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的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中,由青铜铸成,通体鎏金。
河北博物院研究馆员范德伟说,灯的造型是一位跪地执灯的宫女形象。宫女神态优雅,左手执灯盘,灯盘中心有灯芯。盘上附有短柄可以来回转动,灯盘上面的两片弧形板也可以推动开合,不仅可以挡风还可以调节灯光亮度和照射方向。
“长信宫灯的绝妙之处在于它的环保理念。”范德伟说,汉代灯具多以动物油脂为燃料,燃烧产生的炭粒和灰烬容易造成污染。长信宫灯巧妙地将宫女的袖管与身体连接形成烟道。当灯烛点燃时,烟灰顺着宫女的袖管徐徐进入体内,宫女身体中空,如此精巧的设计可使室内减少污染。
上海博物馆:大克鼎
3000年前的“青铜之书”,记载着怎样的秘密?在上海博物馆,威严厚重的大克鼎陈列于古代青铜器馆展厅的“C位”,引人瞩目。
“大克鼎铸造于公元前10世纪末的西周时期,年龄已经有3000岁了。”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副主任马今洪说。
清光绪年间,大克鼎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任村出土。它高达93.1厘米、重达201.5千克,是不折不扣的“国之重器”。
大克鼎“蹄足”“兽面”,纹饰线条凹凸峻深、艺术风格粗犷质朴,鼎腹内壁有一篇长达290字的钟鼎文铭文,堪称青铜“天书”。
“端庄美哉,文采斐然的我的祖父!充和谦让的心胸、淡泊宁静的神思,清纯智慧的德行……”大克鼎的作器者叫“克”,是管理周王饮食的官员。这段铭文不仅追忆了克的祖父,也记载了周王对克的册命和赏赐。
江西省博物馆:“明星当卢”
2013年,江西南昌一个汉代墓园车马陪葬坑中,出土了3000余件精美车马器,其中一件文物被江西省博物馆誉为“明星当卢”。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个墓园是在位仅27天的汉废帝、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家族墓园。
修复后的当卢纹饰构图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元素,还有鹿、羽人、权杖等图样。我们通过纹饰了解到四神图的演变,以及汉代的宇宙天文观和图腾崇拜。”江西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徐长青说,渴望长生不死和升仙是两汉时期盛行的生死观,纹饰内容寄托了古人渴望由死亡到再生、再到永生的生死观。
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应急能力,构建基层防灾减灾长效机制 社区演练背后的中山基层防灾减灾网
中山市东区花苑社区微型消防站消防员开展消防演练。中山市应急管理局供图“花苑社区属老旧城区,居民楼密集且楼龄大,居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