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筹资金扮靓美丽乡村 东升镇高沙社区找差距抓整改,全力打好打赢乡村振兴翻身仗

中山日报 2020-05-17 06:50

东升镇高沙社区经过两个月的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让村民实实在在体会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该社区率先在全市开创自筹资金模式,首期以600万元投入,推进美丽宜居村建设。近两个月来,每日出动200余人整治村居环境。5月15日,记者探访高沙社区发现,这里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社区正在推广“门前三包”长效机制,确保整治效果得以巩固。

本报记者 黄廉捷 陈伟祺

■七旬党员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当日上午,碧空如洗,和风舒畅。今年73岁的周耀堂站在接近60年历史的高沙人民会堂前,始终面带微笑。“环境变好了,人都更加精神爽利。”周耀堂是高沙社区第五党支部的小组长,在人居环境整治的行动中,年过七旬的他在家“闲不住”,撸起袖子走向一线。

在周耀堂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高沙人民会堂附近曾经的整治黑点,眼见绿树成荫,空地干净无杂物,这里已旧貌换新颜。“整治前这里只能用"脏乱差"来形容。”从周耀堂提供的整治前的照片不难发现,眼前的空地当时被枯叶、柴枝、废弃木料层层覆盖,杂乱无章,而且绿化带旁违建的木棚、铁棚延伸到原本就不宽敞的路面,给出行带来不便。

“10个人花了整整一个上午,清出了好几车杂物,乱糟糟的感觉马上就消失了。”周耀堂表示,整治人居环境,除了要动手清理杂物,还要动口给村民做通思想工作打通心理障碍,唯有如此,工作才能有实效。

谈及来之不易的变化,高沙社区葵围村二村村长何炎祥说,起初村民普遍持反对态度,直到人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大家观念才开始转变。“成效有目共睹,村民享受到整治人居环境带来的好处后,现在变得自觉了。”他告诉记者,葵围村正积极响应推广高沙社区“门前三包”长效保障机制,确保整治效果。

■开创自筹资金模式

之所以下定决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高沙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冯华祥以“知耻而后勇”来概括。原来在去年第三方干净整洁村验收中,全市200多个社区、村,高沙社区排在181名。“高沙社区的人居环境质量不适应经济高速发展需求,为补这一短板,我们决定迎头赶上,自筹资金建设美丽乡村。”冯华祥自豪地介绍,首期600万元整治款项由社区自筹,这种模式在中山开了先河。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为此,高沙社区成立了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并组建了6个网格化小组分包责任田。“这是一场持续了两个多月的攻坚战,在保有绿化的前提下,总共清理出1000多吨杂物、垃圾,面貌焕然一新。”像冯华祥一样,绝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是刚从抗疫一线退下不久,又重新投入到忙碌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

新闻推荐

中山南区启动创文攻坚,百名志愿者参与工业园环境整治 动员全民创文 共建共享“美丽厂企”

南区企业志愿者积极参与工业园区环境整治行动,在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环境恢复整洁。李姗恒摄文明,体现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