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带货减库存 研发新品拓内销 水产品加工出口龙头企业大成冷冻在疫情下“多条腿走路”抗击风险,产能已恢复8成

中山日报 2020-05-15 04:44

大成公司的工人正忙着鲜鱼加工。5月14日下午,位于港口镇的出口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中山市大成冷冻食品有限公司一派繁忙景象,机器转动,工人正在给海鲈鱼切片打包,出货口,货车忙着装载。

“目前,我们已恢复约8成产能。”总经理余俊锋说道。出口方面因全球疫情影响下降,对公司库存影响很大;但内销市场随着堂食恢复正慢慢打开。为增加自救渠道和抗风险能力,该公司开始向生鲜市场和冷冻食品方面布局。“我们还计划增加进口渠道,形成多条腿走路。” 余俊锋说。

文/本报记者 黄凡 通讯员 何雪雁图/本报记者 文波

产线热起来产能恢复8成

从农户收购来的鱼运到车间后,进入了自动生产线完成清洗、打鳞等环节,被放进一个个箩筐里,随着流水线进入取片、切片车间。鱼被放进了切片机里,齐整地切成了一片片2.5毫米厚的鱼片,随后进入了滚摇环节进行调料。去年新引进的先进速冻生产线,一下子就将加工后的鱼柳冷冻住,进入打包环节。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打包的,既有贴着中文标签的内销产品,也有打着外文标签准备出口的产品。

余俊锋介绍说,目前公司加工的鱼类产品以罗非鱼、加州鲈鱼、海鲈鱼、红鼓鱼等为主,无论是出口还是内销的产品,都是同一条线同等质量生产。出口的产品,客户要求比较简单,只需去骨,冷冻,以鱼柳的方式出口;内销的产品要求比较精细,会直接切片,调料,工艺稍微复杂一些。

车间里,一批包装好的冷冻鱼片,正准备出口往以色列。为了抗击外销的风险,该公司早年已从单一的北美市场,逐渐扩大到北美、南美、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区。然而今年疫情冲击下,外销市场销量急剧下降。

余俊锋表示,疫情发生前,该公司业务处于上升阶段。外销方面,产品畅销美国、欧盟、南美、非洲等地。2018年开拓内销市场后,正处于开拓增长期。投资近亿元的厂房也开建起来,预计今年投入使用。突如其来的疫情,餐饮店关门首先冲击了内销市场。复工后,外销客户原本订单很急,公司也加大了采购,不料随后疫情在全球蔓延,客户纷纷推迟了订单,导致公司库存压力骤然增大。面对压力,大成加大销售渠道,拓展挺进了生鲜店,开起了直播,并在中山日报、中国移动等帮助下开展线上带货为库存减压。

如今,公司产能约恢复8成。

研发新品加大力度开拓内销市场

“如果不是提前布局了内销市场,单一靠外销市场,那么现在等待我们的只有停工停产。” 在余俊锋看来,正是不断从危中寻机,使得公司逐渐形成“多条腿”走路,提高了抗击风险的能力。

大成冷冻2018年开始开拓内销市场。应内销客户的需求,开发出黑鱼、鲈鱼、巴沙鱼等多种鱼片系列新产品,并成为了一些知名连锁餐饮店的供应商。

今年,在堂食未恢复前,连锁渠道几乎停止了供应,如今刚恢复,回款速度和订单量也需要一段时间缓冲。余俊锋留意到,疫情期间消费饮食习惯的改变,或许将为公司冷冻食品的发展带来机遇。他解释说:“疫情使得人们不一定上市场,可以吃冷冻食品,人们通过外卖、楼下生鲜店采购。如今的80后、90后,生活消费观念也在改变,"快餐饮"更受欢迎。我们希望开发更多冷冻新产品,消费者购得后,只需烧开水,放下去煮熟就能成为一道菜,使得做菜像煮方便面一样便捷。”

新建工厂投入后,余俊锋表示,随着国内消费能力提升,公司将继续深挖内销渠道,并且“增加多一条腿”——利用公司多年开拓海外市场的渠道,从海外进口水产品,利用自身加工处理的能力,打造进口水产品的品牌。“过去我们将水产品出口到全球,今后客户买我们的产品同时,也可以将他们的产品卖给我们。”

新闻推荐

潮学研究专家曾旭波著叙事历史集《中山公园史事钩沉》 一湖一亭一人一事,皆有史迹可循

1931年重建的中山公园牌楼。受访者供图从小耳濡目染,曾旭波喜欢上了读书。《中山公园史事钩沉》于2020年4月20日出版,共约4...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