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已建成247个自动监测设施,水质管理系统试运行 给河涌装上“自动体检机” 水质“健康”与否一屏了然
自动取水、监测、分析、上传数据,目前中山市已经完成247个能给河涌做“体检”的自动监测设施建设。同时,接收监测设施数据的水质管理系统建成并试运行,现已对接130余个监测站点水质数据。
文/本报记者 唐益 图/本报记者 文波
“小房子”自动为河涌做“体检”
13日上午10点30分,莲兴涌边的河涌水质设施正在运行。8平方米的白色小房子内,安装着控制、配水、分析、留样等7个单元的设备。小房子外,一个摄像头实时监测周边环境,一块电子屏幕上显示有河涌实时水质数据。
“除了PH值、水温等5个常规参数外,自动监测设备还能完成氨氮、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等参数的自动监测及数据收集处理。”在莲兴涌监测站,承建单位、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工程师李飞向记者展示了监测站的设备与功能。“自动监测站将固定每4个小时自动启动测试,然后完成全自动的取水、检测、分析、数据传输,同时系统自带自动清洗等功能。”李飞介绍说,该监测站于上月建成并完成调试,目前数据已上传至水质管理系统。
类似的河涌水质监测站,将遍布于全市15个流域、1041条河涌。为实现全流域整治、全系统治理、全市域监测、全民共同参与、全过程监督“五个全”的治水要求,中山市正在外江、重点污染河涌、主干河涌、饮用水源上布设259个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建立防控一体的河涌水质自动监测平台,以实现全市域、全天候的实时监测,实时掌握污染物动态变化。
市生态环境局水与海洋生态环境科工作人员刘斯斯介绍说,截至目前,已完成247个自动监测设施建设,其中239个设施(含17个浮船式设施)完成到货安装(投放)及验收,已将130余个设施的数据接入水质管理系统,部分设施已开展性能测试工作,计划于2021年6月底前完成项目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数据采集完毕后,除了传输到水质管理系统外,还将实时显示在LED屏上,市民可即时了解附近水质情况。
一“屏”掌握水质现状及变化
在与莲兴涌相距约6公里的市生态环境局数据科监控中心内,约20平方米的大屏幕上正播放着全市水环境网络图,259个小点对应着每个自动监测站的位置。屏幕上,除了有监测站点位置、已接入站点水质信息外,还有各镇区水质排名情况、水质类别占比、省级以上考核断面水质实时情况、最新预警信息等板块。在系统中输入莲兴涌,屏幕上便弹出该河涌实时水质数据,并可查看实时视频画面、历史水质数据等。
水质管理系统建设,是中山河涌水质自动监测平台建设项目的内容之一。水质管理系统项目经理李永超介绍说,水质管理系统通过全面收集、整理水环境数据资源,可实时掌握水环境质量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实现对水质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水质预警溯源,水环境视频在线监控,水质攻坚挂图作战,水环境评估考核,数据共享与发布等功能,提高环境管理部门的决策和水环境形势分析能力。若发现水质异常,系统可自动发送预警信息给相关部门。目前,该系统正处于试运行阶段。
随着大屏幕画面的切换,记者还在屏幕上看到了不同企业的实时监控视频画面。“目前,我们还将全市190家重点污染源企业信息汇集到监控中心。”市生态环境局数据科工作人员赖小峰介绍,若发现企业排污数据异常,将有执法人员到现场核查。
新闻推荐
中山市表彰85名30年护龄的护理人员 233人获中山市“优秀护理工作者”荣誉称号
本报讯(记者周映夏通讯员黄海航)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市卫健局为2020年度护龄满30年的85名护理人员颁发了荣誉奖牌。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