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102所学校投入复学准备,记者昨走访两校发现“吃学住行”都有新纪律 分散食宿 小班教学 规定路线

中山日报 2020-04-22 04:07

4月21日上午,市复学验收组一行在博文学校教室检查。该校将实行小班教学,一人一桌,确保前后左右距离1米。市复学验收组到纪雅学校医务室了解防控物资的准备等情况。为迎接高三、初三学生4月27日返校,中山市102所学校已按相关要求做好了准备。全市复学验收组从昨日开始,用两天时间到这些学校,通过现场查看、查阅资料、随机访谈等形式,全面了解学生返校准备情况,并按照《中山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学生返校准备工作验收表(第一版)》上的57项工作指标对照检查。

记者昨随复学验收组走进博文、纪雅两所学校,按照两校的措施,返校的同学们会发现:熟悉的校园,不一样的生活。

文/本报记者 唐益 陈慧 图/本报记者 文波

广东博文学校

●家长接送车辆即停即走

21日早上,记者在博文学校看到,该校已经用警戒线,将学校大门外的区域划分成入口、家长接送缓冲区等不同区域。

按照该校制定的学生返校工作方案,4月26日起,初三、高三年级共644名学生将分批错峰返校。其中,初三年级学生将于26日上午八点半至十一点半期间返校,高三年级学生返校时间安排在当天下午两点半至五点半。

目前,广东博文学校门口已经专门设置了体温检测入口。返校当天,家长在校门口即停即走,不能进入校园。学生在学校门口前后间距保持1米排队,测温后体温正常方可进入校内。

据该校教师介绍,博文学校原本有校车接送,现在全部取消,改为由家长接送。家长只能将学生送至校门口,非特殊情况不得进入校园。

●8人间宿舍改成4人间

检查组先后检查了该校食堂、宿舍、教室等区域。

记者在现场看到,进入宿舍前的道路上,已经用蓝色油漆做好标识。学生进入宿舍时,需按照标识站立,排队经过体温检测区方能进入宿舍。

目前,博文学校已经临时征用其他年级宿舍,将原本8人间的宿舍,改造成4人间。学生将按照上下左右错位方式入住,保持距离。为防止蚊虫叮咬,该校要求学生返校时必须带蚊帐。同时,要求宿舍保持通风、禁止在宿舍用餐等。

●分批单座就餐

“每天早上学生起床后,将按楼层等分批吃早餐。”博文学校初中部校长汤勇介绍说,学生将在老师的带领下,保持距离、有序前往食堂用餐。

记者在该校食堂看到,食堂前拉起了“按标志落座,单人单座就餐”“排队点餐,全程佩戴口罩”等横幅,同时在食堂就餐区门口竖起了就餐指引,引导学生按地面标识排队点餐。进入食堂前,学生需按照“七步洗手法”清洁手部。目前,该校已经在食堂洗手区域配备了免洗消毒液等防疫物品。

食物安全方面,记者在该校小学餐厅食品仓库看到,食品供应商的营业执照和相关证明直接挂在墙上。检查组一一检查食品的保质期期,以保证学生复学时的食品安全。

●一个班级拆成两班开课

开学后,博文学校将进行“小班教学”。据介绍,该校高三、初三年级各有7个班级。现全部“一分二”,将一个班级拆分成两个班级,进行“小班教学”。

记者在现场看到,毕业班教师已经布置完毕。每间教室门口备有健康箱和免洗消毒液。健康箱内,备有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水银温度计等防疫物品。“每名班主任会配一只额温枪,如果有疑问,可以再用水银温度计再次测量体温。”博文学校校医罗赛红介绍说。

教室内,黑板上已经写上了“欢迎同学们返校”等文字。课桌前后左右间隔1米摆放,多余的课桌被放置在教室后方。

一个班级拆分成两班,如何开展教学?博文学校校长张海经介绍,拆分后,老师们的工作量变成以前的两倍:“考虑到老师们同样的内容要上两次,我们安排老师上20分钟的课,剩下20分钟答疑,以减轻老师压力。”

纪中雅居乐凯茵学校

●分班级设不同行走路线

昨日上午,市复学验收组在纪雅校园内检查了课室、饭堂、宿舍、校医生等重点防控场所。校长王健表示,学校为初三毕业班制定了疫情期间《学生一日指南》及《教师一日指南》,覆盖了在校内的所有注意事项。

进入校园后,记者发现操场、课室走廊、饭堂等所有公共区域的地面都有黄、橙、红色的点状间隔标识。学校表示这些都是提醒学生在公共场所中不要密切聚集,需有一米以上的间隔离。在纪雅的《学生一日指南》中规定,学生每天从宿舍-食堂-教学楼,不同的班级都有不同的路线,尽量减少聚集的现象出现。指南提醒学生,下楼梯时,按照班级顺序依次排队下楼,间距保持1米且班与班之间保持3米,一个班在走廊排队时,其余班在教室等候。且无论去到哪,都会由相关教师带领前行。

●教学区师生要全程戴口罩

学生早上起床洗漱完毕后,在宿舍内等候生活老师指令,列队前往食堂就餐,餐后由生活老师带队,按规定路线直接进入教室,交由任课老师管理,严禁串班或在走廊逗留、聚集。

初三班级的课室已进行了桌椅的布置,一班学生分成了两个小班在不同课室上课。每个课室不超过30名学生,上课时单人单桌、保持1米以上距离位置,全体师生必须戴口罩上课。任课老师在每个课室讲课20分钟,余下时间为学生练习或答疑。上课、自习、晚修期间,课室都要保持通风。纸质作业每晚下晚修后科代表收好放在教室指定位置。课间学生除上厕所,严禁出教室,在教室里少走动、不聚集、保证轻言细语等。

●同一操场最多安排两个班上体育课

室外课如体育课,同一节操场最多安排2个班上体育课,两班最大程度拉开距离。体育课尽量不进行太大运动量的项目,如不戴口罩则尽量保持间距5米以上。

饮水、找老师、上洗手间等,学校也给出了详细的指引,如使用洗手池等也至少间隔一米以上,上完厕所后回班要用免洗消毒液洗手。由于课间学生不能随意走动,所以每2个课间安排一次徒手操活动,一天安排4次。做课间眼保健操前,要先用免洗洗手液洗手。每班准备好按压式桶装水、消毒湿巾、消毒水等,每节课课间,安排学生对讲台、电脑键盘、桶装水按压器等消毒。

●每日更换口罩三次

学校开学后,每间宿舍只住一半学生,一律取消走读,原本没床位的同学生活区会安排。学生每人至少准备好100个口罩,除睡觉、洗漱、用餐时不用戴口罩外,其余时间全程佩戴。每天统一更换口罩三次。

每天量三次体温,包括起床到吃早餐前(宿舍测温)、午餐前(课室测温)、晚修后(课室测温)。戴好口罩,以宿舍为单位,宿舍长带队到宿舍门外排队,由生活老师带队按规定的下楼路线去食堂就餐。午/晚餐均由食堂员工及生活老师将每个人的饭菜打好放在餐桌上,同学们坐到自己指定的位置吃午餐。就餐左右均间隔一个座位,同向而坐。

校园生活如何重启?

下周,毕业班学生正式返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如何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如何开展教学?针对家长、学生关心的话题,记者采访了博文、纪雅两所学校相关负责人。

教职工全员接受核酸检测

◎记者:学生即将返校,学校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确保师生返校安全?

●汤勇(博文学校初中部校长):自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初中部就对所有学生、教职工进行摸排。摸排内容包括有无师生健康状况、有无师生身在疫区等。4月9日,省教育厅发出复学通知后,我们再次摸排,重新确认所有师生情况。

目前,学校所有初三年级教职工已于4月8日前返回中山,并全员接受了核酸检测。初三300多名学生中,只有1名学生在4月8日后从外地返回中山,我们也安排了这名学生接受核酸检测。

●王健(纪中雅居乐凯茵学校校长):从疫情发生开始学校就在做准备工作,一直在做人员精准排查,师生每天的身体状况,都要做记录,一直持续到现在。27号即将返校的初三学生有630人,第一批返校的教职工137人。我们学校从外地返回中山的仅有少数学生,且均已结束了居家隔离观察期。第一批返校的教职工也都接受了核酸检测。此前学校已进行了数次培训及演练。

学生活动全程有老师监管

◎记者:学生返校后,怎么避免扎堆现象发生?

●汤勇:我们学校学生全员住校。在校期间,学生每天早上起床洗漱完毕后,将按宿舍、楼层为单位,在舍监的带领下,分批到食堂就餐。吃完早餐后,再由舍监将学生送到教室交给班主任管理。课间休息期间,将由班主任或值日老师在洗手间、饮水机处值守,将按照厕所蹲位数量让学生依次排队进入上厕所。用餐时间,将由班主任先逐一测量学生体温后,再将学生带到饭堂按要求就餐。学生就餐完毕,老师将学生送回宿舍交给舍监。也就是说,学生在校期间,全程都有老师监管,确保学生不聚集、不打闹。

●王健:生活老师、任课老师全程监管带队,而且还时刻注意情况。任课老师进入教室后首先核对人数,并询问学生健康情况。上课时,课堂采取单人提问的方式,不安排小组讨论环节。如发现身体不适的学生,立即为其测量体温,若体温异常,任课教师立即联系班主任,并向年级行政报告,班主任带领不适学生到医务室,由校医进行进一步确认。任课教师即时带领余下学生有秩序离开课室,到备用点等候,后勤安排人员对原教室进行开窗通风和全面消毒。教师上完课后,课间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等下一节课老师到了交接后方可离开,如果遇到做徒手操要配合班主任做好管理和示范。对于需要课间上洗手间的,和楼层值日老师、洗手间值日老师做好衔接。

教师、家长需每天上报健康情况

◎记者:对于要每天进出校门的教师,如何监测他们的身体状况?

●汤勇:我们的老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住校的老师。对于这部分老师,我们要求他们做好自我防护、不外出,同时每天申报自己的健康情况。对于在校外居住的老师,我们要求他们每天上报自己及家人的健康情况,包括有无接触疫区人员等。教师进校门前,也需要接受体温检测。办公期间,所有教师间隔办公,需要全程佩戴口罩。

针对家长,开学前学校举行了网上家长会,告知注意事项,并要求家长粤康码持绿码,定时填写健康记录卡,填写家长承诺书。学生返校后,家长依旧需要每天申报健康情况。

●王健:任课老师要早晨自检。上班前若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向学校指定负责人报告,履行请假手续;不接触他人,戴口罩并及时就医,保留完整的诊疗记录作为返校依据。老师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上班。老师早、中、晚进入校园自觉接受校门测温点的体温检测。若额温≥36.8℃或腋下体温≥37.3℃,及时由测温点的测温员向负责人报告,体温异常的老师到“体温异常处置点”等候校医再次确认;校医到现场对相关人员进行确认,是否是新冠肺炎感染者,如果是疑似,按照要求逐级上报,联系博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火炬开发区医院120和火炬开发区疾控中心。

链接

其他学校防控工作

中山市第一中学编制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春季学期复学工作手册》,从宣传教育、信息摸排、全面消毒、物资储备到报道日当天细化安排等进行全覆盖指导。

西区实行防疫“三包”,一是“包校”,文体教育局干部每人负责2-3间联点的学校;二是“包班”,校领导、中层干部每人至少负责联系3-5个班;三是“包人”,班主任、科任教师每人至少负责5-10名学生。

沙溪镇实施“三个覆盖”,一是全镇首批复学涉及的初三教师、行政人员和后勤人员核酸检测全覆盖;二是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校园全覆盖、疫情防控培训师生全覆盖;三是专项督导全覆盖。标配“一校双员”:每所学校配备1名卫生副校长,安排1名驻校健康指导员和1名驻校督察员。

桂山君里学校严格按照防疫指引建设隔离室,改造学生食堂并新建洗手区,满足师生餐前餐后的洗手清洁需要。

坦洲明德学校开展朗诵、韵律操、速叠杯赛“趣味抗疫”;开展家长线上讲座“知识抗疫”;实行线上目标网格化管理“无缝抗疫”;开设网上心理咨询室“稳心抗疫”。

神湾镇3所初中落实“网格化管理,划小管理单元”,进行“人盯人”、“人查人”帮扶,全面落实“事不过夜、每日清零”,确保不漏一人,不出盲点,筑牢防线。

新闻推荐

企业产权转让公告

受委托,公开挂牌转让中山市菊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100%股权(项目编号:200300K0GQ12),本次转让底价为人民币5222万元,交易保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