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中山演讲为“重振虎威”献策 拥抱“第四次浪潮” 保持产业“年轻态”

中山日报 2019-12-18 08:14

吴晓波中山演讲,鼓励企业拥抱新技术保持产业“年轻态”。本报记者 黎旭升 摄昨日下午,知名财经作家、890新商学创始人吴晓波应邀在中山做“遇见吴晓波”之“新周期·新产业·新中产”主题演讲。吴晓波立足全球经济发展宏观周期和变革规律,提出曾经“少年英雄出中山”的中山错过了两次产业变革机遇,如今全球经济正迎来第四次浪潮,他建议企业顺应趋势,从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方面发力,拉平“微笑曲线”,拥抱新技术、围绕消费需求变化进行产品升级迭代,永葆产业“年轻态”。

登台前,在1000多位现场中山观众热烈的目光和掌声中,吴晓波专门脱去西装、穿着衬衣上台,谈到中山乃至全国实体经济面临的挑战时,他不禁道出此举深意:“中山也到了脱掉西装大干一场的时候了。”现场观众心领神会地加重了掌声。

本报记者 黄启艳 谭华健

“少年中山”错过了两轮产业变革机遇

“在一张稍小一点的中国地图上,要找到广东省中山市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在过去的20年里,这里却成了中国新兴企业的摇篮之一,威力、乐百氏、小霸王、金正、帝禾这些显赫的品牌与一大群年龄不过30岁上下的"少年英雄"先后从这里呼啸而起。”吴晓波与中山颇有渊源,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曾多次到过中山,并在他的《大败局》中浓墨重彩写到“少年英雄出中山”,描绘了一代中山年轻企业家以百无禁忌的勇气成就了一段充满激情的创业传奇。

谈起这段经历,吴晓波禁不住回忆,那时在中山走访,自己也才20多岁,中山的创业者也都20出头,不管他们的企业大小,总能在创始人的办公室墙上看到一张中国地图。每开拓一地的市场,总要在地图上插上小红旗,红旗插满地图,也就意味着产品走向了全国。“当时的中山是少年的中山,也是非常会做品牌的中山。”吴晓波说,改革开放后,市场需求量增加,迎来了轻工业高速发展时期,轻型工业消费品是属于那个时代的“高光产业”,中山企业敢于做品牌,拿着地图跑渠道,让中山成为了轻型工业消费品生产制造的发展高地,成为了轻工业时期的明星城市。

为什么“少年中山”逐渐掉队了呢?吴晓波说,从中国的发展周期看,拉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在逐渐改变,从1999年开始,国内开始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房地产和外贸出口发展。中山在这块没有发力,既没有大型的房地产企业,也没有着力发展外贸出口企业,错过了第一轮发展机遇。同时,1998年到1999年,中国诞生了很多互联网企业,中山在互联网时代也没有作为,连续错过了两轮重大产业变革,也就逐渐掉队了。

中山企业转型升级要靠年轻企业家和年轻人

回想起当年在中山看到的激情澎湃的创业景象,吴晓波说,中山目前面临的挑战,是所有实体经济面临的问题。他分析全球经济周期说,1978年-2008年,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经济保持了高速发展期,平均增长率达到了9.4%,但从2008年开始,增速开始回落,正在进入新的周期。目前中国正处于滞胀困局,滞胀带来的影响有:投融资大规模下滑、消费需求不振、物价上涨、经济找不到动力等,未来10年将持续考验中国企业的“挨揍”能力。

吴晓波说,美国也曾经遇到了较长的滞胀困局,最终通过技术变革走出困局,全球其他国家也都是借助技术变革走出发展困境。他总结道,全球产业转型经历了四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农耕时代;第二次浪潮是工业时代;第三次浪潮是1995年至今的互联网时代;第四次浪潮是科技制造时代。中国赶上了制造业的最后一班车,并赶上了互联网的头班车。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蓬勃发展。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人与信息、购物、服务、金融、空间的关系。目前我们进入了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医学、能源、新材料、智能汽车、区块链、新金融、航空航天等技术为引领的科技制造时代。

中山的红木、灯饰、服装是不是传统产业?吴晓波的提问启发现场观众的思考。他举例说明,即使是一件衬衣,如果用上了新材料和新技术,对人体的各项指标进行及时记录反馈,就成了健康管理的一个入口。“这是一个硬核创业的时代,做红木的好好做红木,做灯具的好好做灯具,而不要想着去做医药,去做别的。”他说,中山企业要顺应第四次经济浪潮,对接新技术和年轻人的消费需求,保持产业的年轻态。他认为包括中山在内的制造业长期处于“微笑曲线”底端,要把价值链拉平,建立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品牌。

吴晓波进一步说,中山企业转型升级要靠年轻企业家和年轻人,“如果一家企业七成以上都是1980年前出生的,那么老板第一个需要干掉的是自己。”

产业升级要做

“美好小女生”

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是产业发展面临的两大课题,消费需求决定了产业供给。吴晓波说,如今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变化就是需求发生了变化。中国已有超过2亿的新中产阶层,这是一国商业文明成熟的起点,重要的特征就是本土文化和审美意识苏醒,年轻人成为了消费主力。他说,2015年之后中国市场兴起了本土消费浪潮,国货、国漫、国游、中式茶、汉服、新中式家居等均成为消费潮流。

吴晓波用“美好小女生”标准重新定义新产业的发展趋势。“美”即从必需到喜欢,本土审美苏醒,人们更愿意把时间和金钱花在喜欢的事物上;“好”即从价廉物美到物美价平;“小”即细分为王、产品分离;“女”即女性立场、亲子驱动;“生”即快速迭代、小步快跑。他建议中山企业不要试图满足每一个消费者的需求,而是从这些需求出发去挖掘增长点,推动产品升级迭代。

新闻推荐

镜头下的湾区

大公网联合粤港两地摄影协会举办“镜头下的湾区”主题摄影巡展活动12月17日移师中山,在中山美术馆展出,展览持续到23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