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地装“天气网眼” 为深中通道建设护航 市气象局为深中通道S05标段提供气象服务,可实时监控工地天气状况,预防事故发生

中山日报 2019-12-12 02:18

12月11日上午11时,在深中通道S05标段主桥墩(西)作业平台,市气象局工作人员正在安装“天气网眼”。“有了这个系统,工地周边有什么突发天气状况,或者想要实时了解工地的天气形势,我们在后方通过手机就能查看。”市气象局站网科工程师吴健君指着已安装好、样子和监控摄像头一样的“天气网眼”向记者介绍说。

据介绍,“天气网眼”是一款集实景直播、气象环境数据采集功能为一体的设备,系统可通过实时视频、视频录像和照片对特定区域天气实景进行现场播放、记录等,依托实景录像形成的服务产品提升应急决策、科研等方面的能力。

当天上午6时,天刚亮,吴健君就已经起床,洗漱完毕赶回单位。把安装“天气网眼”的设备全部装上车,再启动车子离开市气象局,他看了看时间,“上午6时45分”。为了赶上午8时第一趟从深中通道项目部发往S05标段主桥墩(西)作业平台的船,他和同事没敢在路上耽搁,7时45分就来到了项目部。拿上救生衣、安全帽到码头,坐上船,这时他们终于长吁一口气。船程一个半小时,9时30分船靠岸后,众人搬设备上岸,30分钟后正式开始安装。

深中通道S05标段位于中山市东部。深中通道是世界级超大的“桥、岛、隧、地下互通”集群工程,雷电、暴雨、大风(台风)、高温等灾害性天气会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工作人员安全。“建筑工地拥有大型塔吊等高空作业机器,一旦遭受雷击易引起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等严重事故。”吴健君说,这里天气变化大,雷雨大风发生频率高,因此需加强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工作。

今年6月以来,市气象局就为该标段工程建设提供气象服务。从10月开始,该局从原来提供的单雷电气象服务信息,拓展到多灾种气象服务信息,一共提供了34次信息服务,其中雷电6次,暴雨9次,大风19次。为把服务做到极致,市气象局不满足于此。

全长24公里的深中通道如宽广伶仃洋上的一条细丝带。S05标段主桥墩施工区域正处于这“细丝带”上,其天气状况如何能被实时观察掌握?“"天气网眼"就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它能让气象预报员的眼睛延伸到工程这里。”吴健君一边介绍一边与同事忙碌着。他们把“天气网眼”高清摄像头装好后,又安装气象模块,这样气象数据能与视频数据实时相结合。到上午11时,设备安装好后,他们又开始进入调试阶段。用了1个小时调试,他们又开始与后台联系,设置“天气网眼”的设备参数。

与后台对接的时间也很漫长,每个数据都要逐一核对,逐个调试,确保万无一失,一直忙到下午4时30分,吴健君与同事才登上返回的船。“回到单位要差不多晚上7时了。”吴健君说,这一天的付出是值得的,对于气象部门来说,“天气网眼”除了观测视频图像,还可以实时采集工程所在地的各类气象、环境要素,并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进行推流回传。“我们气象人为深中通道的顺利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见习记者 李鑫

本报记者 梁东麒

新闻推荐

中山市拘留所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之“宪法在心中”法治宣传活动 被拘留人员在游戏中学法

本报讯(记者李玮玮见习生王蔚然)12月11日下午,由中山市拘留所党总支部、广东厚弘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和中山市芊苗公益传播...

 
相关阅读